暮色渐浓,尹喜点起了观门的油灯,昏黄的光晕在地上铺开一片暖。他指着油灯说道:“‘造漏泽之仁园,兴启蒙之义塾’。若将来有能力,建处义冢,让无家可归的人有葬身之地;办所私塾,让穷人家的孩子能识字——这是大功德。”
“‘家富,提携亲戚;岁饥,赈济邻朋’。富贵时不忘本,困厄时肯帮人,这是做人的本分,更是修道人的根基。”
“‘斗秤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奴仆待之宽恕,岂宜备责苛求’。哪怕是做买卖,秤要准,尺要足;对待下人,要留余地,不可苛责——心术不正,修什么都成不了。”
说到“印造经文,创修寺院”,尹喜从袖中取出一卷手抄的《道德经》,纸页泛黄,字迹却工整:“这是吾早年抄的,你若有闲,也多抄些,传给识字的人看。经文能醒人,寺院能安人,都是好事。”
玄元接过经卷,指尖触到温润的纸页,仿佛能摸到尹喜当年抄录时的虔诚。
“‘舍药材以拯疾苦;施茶水以解渴烦;点夜灯以照人行;造河船以济人渡’。这些都是寻常事,却最见初心。你在药圃种的药,将来多给穷人些;观前的茶炉,常年烧着水,让过路人能喝口热的——这些事,要做在平常。”
“‘或买物而放生,或持斋而戒杀’。不必刻意,见了待宰的生灵,能救便救;初一十五持斋,是让你记着‘众生平等’,不可贪口腹之欲。”
“‘举步常看虫蚁,禁火莫烧山林’。走路时低头看看,别踩了蚂蚁;进山时小心火烛,别毁了草木——天地万物,都是道的化身,要存敬畏。”
最后,尹喜的目光变得格外郑重,像在托付什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每日洒扫,而后学道’。这十六字是总纲。先学做人,再学修道;先扫净庭院,再扫净心尘。”
油灯的光晕里,尹喜的白发泛着银光。玄元望着师父,忽然明白,这些规矩哪里是束缚,分明是修道的“路标”——告诉你该往哪里走,该避开哪些坑,该守住哪些本。
他站起身,对着尹喜深深三拜。第一拜,谢师父传法;第二拜,谢师父立规;第三拜,谢师父指明方向。
“弟子玄元,”他的声音在暮色里格外清晰,带着少年人的赤诚与坚定,“定当恪守师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先扫心尘,再求大道。”
尹喜看着他额间的朱砂痣在灯光下亮得像颗星,忽然笑了。他抬手捻了捻念珠,念珠的木痕里,仿佛也映出了当年自己拜师时的模样。
山风穿过竹林,带着晚露的潮气,吹得油灯的光晕轻轻晃动。玄元站在灯影里,心里一片透亮。从今日起,这些规矩便不是文字,是要刻进骨血里的信条,是他道途上最坚实的根基。
暮鼓的余音在山谷间渐渐消散,观内的长明灯次第亮起,像一颗颗守在道途上的星。玄元知道,往后的日子里,他会在晨钟暮鼓里守时,在举手投足间积善,在洒扫劳作里炼心,让这些规矩慢慢长成道心的模样,支撑着他走完这条漫长的求道路。
而这,才是入道的真意。
喜欢玄元太子修道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玄元太子修道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