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乐国的冬,总带着凛冽的寒意。皇城根下的积雪冻得像铁板,御花园的湖面结着厚冰,连那玄色龙气都仿佛被冻得凝在半空,失去了往日的流动。玄元八岁这年,都城的繁华之下,悄悄藏着一丝不安——南方遭了雪灾,不少流民顺着官道往北走,渐渐聚集在都城外的贫民窟。
国王下了旨,开仓放粮,设棚施粥,可流民太多,粥棚前每日都排着长队,寒风里总飘着若有若无的哭喊声。玄元在宫中听闻此事,几次三番求国王带他去看看,国王总说“流民中多疫病,太子金枝玉叶,不宜前往”。
这日清晨,玄元揣着几个刚出炉的麦饼,换上了碧月找来的粗布衣裳——灰扑扑的棉袄,打了补丁的棉裤,头上裹着块旧头巾,活脱脱一个寻常人家的孩童。他拉着同样换了装的侍卫阿武,趁着宫门换岗的空档,溜了出去。
“殿下,咱们真要去?”阿武心里发慌,这要是被国王知道了,他十条命都不够赔。
“再不去,那些人该饿死了。”玄元的声音透过头巾传出来,带着孩童的清亮,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父王说我是太子,要护着百姓,可我连他们苦成什么样都不知道,怎么护?”
出了皇城,寒风像刀子似的刮在脸上。往日里车水马龙的朱雀大街,今日显得有些萧条,偶尔有马车驶过,车轮碾过积雪,发出嘎吱的声响。往南走了约莫半个时辰,房屋渐渐稀疏,取而代之的是低矮的窝棚——用破布、茅草、木板搭成,东倒西歪地挤在城墙根下,这便是流民聚集的地方。
还没走近,便闻到一股混杂着汗臭、煤烟和隐约馊味的气息。寒风里,无数衣衫褴褛的人缩在窝棚门口,有的裹着草席,有的抱着饿得直哭的孩子,眼神空洞得像结了冰的湖面。几个骨瘦如柴的孩童,正蹲在雪地里,用冻裂的小手扒拉着什么,凑近一看,竟是别人丢弃的烂菜叶。
玄元的心猛地一揪,像被那寒风刺透了。他在宫中,每日喝的是晨露,吃的是精细点心,穿的是柔软棉袍,从未见过这般景象——原来“苦”不是书上写的“饥寒交迫”,是冻得发紫的嘴唇,是瘦得能看见骨头的手腕,是孩子哭着要吃的,母亲却只能背过身抹泪。
“给。”他走上前,将怀里的麦饼递给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那妇人愣了愣,接过麦饼,手抖得厉害,连声道谢,转身便掰了大半给孩子,自己只咬了一小口,饼渣掉在地上,都赶紧捡起来塞进嘴里。
玄元又拿出两个麦饼,分给旁边两个老人。老人们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泪光,对着他作揖,嘴里念叨着“小菩萨”。可他身上的麦饼很快就分完了,更多的人围过来,眼神里带着期盼,却又不敢伸手,只是默默地看着他。
“没了……”玄元攥着空空的手,心里发堵。他第一次发现,自己以为的“帮助”,竟如此微不足道。
“后生,你是好心人。”一个坐在窝棚门口的老丈忽然开口。他须发皆白,脸上刻满了皱纹,手里拄着根磨得发亮的木杖,眼神却比旁人清亮些,“可这麦饼,救得了一时,救不了一世啊。”
玄元走到老丈面前,蹲下身,轻声问:“老丈,这里……一直这么苦吗?”
老丈叹了口气,望着灰蒙蒙的天:“往年还好,今年雪太大,南方的麦子全冻坏了,家里存的粮吃完了,只能出来讨活路。可这都城的粥,每日就那么点,来晚了就只能饿着……”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墙角,那里盖着块破布,“昨天夜里,又冻死了一个,才十几岁的娃。”
玄元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心像被重锤砸了一下,闷得喘不过气。他想起宫中温暖的火炉,想起母亲为他缝制的棉鞋,再看看眼前这一切,忽然觉得那繁华的皇宫,像个精致的笼子,让他看不见外面的风霜。
“我父王是国王,”玄元抬起头,眼中满是困惑,“他已经开仓放粮了,为什么还救不了你们?”
老丈浑浊的眼睛看着他,忽然笑了,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苍凉,几分通透:“后生,你以为国王是神仙吗?粮再多,也有吃完的日子;粥棚再暖,也挡不住这漫天风雪。你看这些人,”他指了指周围缩着的流民,“有的是遭了灾,有的是被官府逼得没了活路,有的是家里人病了,没钱治……根源不一样,岂是一仓粮能救的?”
“那……那该怎么办?”玄元的声音有些发颤,“难道就看着他们冻死、饿死吗?”
“救?”老丈摇了摇头,目光望向远处的天空,仿佛能穿透云层,看到更深远的东西,“非帝王能救,唯大道可安。”
“大道?”玄元愣住了。他日日读《道德经》,知道“大道”是天地运行的规律,是万物生灭的根本,可这“大道”,怎么能救这些饥寒交迫的人?
“是啊,大道。”老丈缓缓道,“大道是什么?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不是不仁,是公平。风不会只吹富人的屋,雪不会只落穷人的田;大道也是‘利而不害’,就像阳光,照得着王公贵族,也照得着我们这些流民。可现在呢?有的人占着千亩地,粮仓堆得放不下,有的人却连一口吃的都没有,这就失了‘道’的公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玄元太子修道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玄元太子修道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