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仅太甲信以为真,连群臣也开始窃窃私语。接引这番含糊其辞,在他们看来无异于默认——迦叶分明就是西方教中人。
太甲当即遣人前往迦叶道场,原话通传。
此时迦叶早已返回道场,正佯装打坐调息。待使者到来时,他已恢复那副慈悲为怀的庄严法相。
使者不疑有他,转述接引之言后便引路同行。方才圣人降临亳都的气息迦叶已然感知,料定那接引道人必是太甲座上贵客。
想起林天先前的嘱咐,迦叶略作思量便决定赴约。既无理由推辞,更不该显得心虚回避——那岂不是不打自招?
迦叶道场距皇城不远。片刻后,二人按落云头降于城楼。此乃规矩:皇城禁制腾云,以示对王权的敬重。
迦叶对皇城并不陌生,在侍从的引领下,她轻车熟路地来到正在举行宴会的金龙殿。
殿内觥筹交错间,接引尊者正举杯畅饮。当他的目光落在迦叶身上时,口中的酒液竟不自觉溢出唇角。这绝非因美色所惑,而是他在迦叶身上窥见了真正的佛性光辉。
接引确信西方教从未有过这般人物。眼前女子与生俱来的佛性令他惊叹,这等资质堪称举世无双。若能将其度化,假以时日必能培养出准圣级强者。虽然不及圣人威能,但已是足以震慑三界的强大存在。
想到此处,接引心头火热。如今道家鼎盛不过三位圣人坐镇,若西方教亦能成就此等格局,何愁不能与道教平分秋色?更何况教派兴衰不全系于圣人,在广纳信众方面,接引自认远胜道家。而这壹切宏愿的起点,或许就系于眼前这位素未谋面的女子身上。
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位初见的女子已然肩负着西方教的气运兴衰,其中蕴含的因果之重,足以令天地变色。
接引凝视迦叶的目光愈发炽热,圣人眼眸中流转着难以掩饰的期许。若非顾忌圣人威仪与收服人心的考量,他几乎要施展神通将人带走。毕竟强掳人才堪称西方教看家本领——昔年封神之劫时,他与准提便以此法网林众多道家英才,连赫赫有名的多宝道人都被度化为西方教的多宝如来。
不过眼下终究未到封神时期。接引再三思量,终究按捺住了出手的冲动。即便贵为圣人,亦需敬畏因果。修为越高,背负的天命就越重。作为天道在世的代言人,这份责任岂容轻忽?
圣人的壹举壹动皆牵动天地因果,故而行事格外慎重,丝毫不敢懈怠。
知晓天命未必是幸事。圣人往往能预见自身因果,因而束手束脚,反不如后世那只无法无天的猴子来得逍遥快活。
譬如接引刚起念要带走迦叶,眼前便浮现三清联袂而至的景象——
太上老君倒骑青牛在前;
元始天尊乘九龙沉香辇,三宝玉如意在手,玄黄之气翻涌;
通天教主虽无华丽排场,身后四柄仙剑却寒光凛冽:诛仙、陷仙、戮仙、绝仙。此四剑出鞘,必教大林金仙血溅三尺。
接引当即按下念头。若强掳迦叶,必招致三清问罪。眼下西方教势弱,尚不足以与道门抗衡。
他转而凝视迦叶,沉声问道:"可愿随我离去?"
话中刻意含糊其辞,既不提皈依,也不言拜师,只为令太甲与道门误以为迦叶本就是西方教众,省去诸多麻烦。
迦叶怔然望着接引。
这是她见过的第二位圣人,威仪虽与林天相当,却少了那份神秘莫测的典当行气息。若要比拟,便如华美珍宝与寻常器物之别。
毫无疑问,接引就是那个经济实惠的选择。
不过迦叶想起林天的叮嘱,心中不由壹动——看来壹切都在店主的预料之中,他早就知道接引会邀请自己加入西方教。
至于身份问题,像接引这样站在世界顶峰的人物,并不是想不到迦叶可能是别人布下的棋子,而是对自己的手段抱有绝对的信心。
作为最擅长引导人心的西方教,从来就不存在什么叛徒。自古以来有天庭的叛徒、道教的叛徒,但什么时候听说过灵山出过叛徒?
所以接引坚信,即便迦叶真是某位圣人安排来对付西方教的暗棋,他也有把握将其策反,让迦叶心甘情愿归入西方教,甚至还能反过来让幕后那位圣人难堪。
可惜接引千算万算,却算不到迦叶背后站着的是林天,是诸天典当行。壹旦加入诸天典当行,就绝无被外力控制的可能。忠诚于典当行的规则是最高层级的法则,就像电脑的高级指令可以覆盖低级指令壹样,诸天典当行能够抵御壹切对内部人员的外部干预。
这正是林天敢派迦叶去西方教做卧底的原因。难道林天不清楚西方教那些和尚擅长操控人心?他再清楚不过,之所以这么做,正是因为有十足的把握。
迦叶回想起林天交代的话:如果接引邀请你,就顺势答应,并且要在西方教尽力往上爬,地位越高,将来能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想到这里,迦叶点了点头,周身磅礴的佛性微微荡漾,让接引不由得眼皮壹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典当主宰:我的铺子通诸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典当主宰:我的铺子通诸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