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巢时,我本以为自己这点兵力冲不出去,可将士们拼死一搏,竟杀得曹纯的虎豹骑溃退,最终真烧了曹军的粮草。”
“如今我们若真能提振士气,以多打少,未必不能胜,为何不试?!”
郭图冷冷盯着许攸,说完重重哼了一声,“阁下莫非甘愿坐以待毙?”
“曹操势弱,正是用兵之时,不可再迟疑。”
许攸一时语塞。
郭图能从乌巢杀出,在颜良战死后率残部突围,并成功焚毁敌军粮草——这已非寻常。
“你当真这般想?”
许攸难以置信地望着他。
一次置死地而后生的突袭,的确激发了兵卒的血性,令他们舍命相随。
“但那乌巢,你真以为只是囤粮之地?”
“乌巢内的粮草本就不是曹操的全部家当。他早料到我们会袭粮,故意设下诱饵。那六万兵马,本就是弃子。”
许攸越想越有可能。自少时同窗起,他便知曹操狡黠多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常能以寡敌众,虚实难测。
正因不循常理,才更显可怕。袁氏谋略讲究十全把握,步步为营;曹操却敢行险,出奇制胜。
**
“什么?你是说,曹操故意引我军去乌巢,就为了设伏?”
袁绍盯着许攸,满脸疑惑地凑近。
“曹操能有这本事?”
郭图嗤笑一声:“主公,别听他危言耸听,不过是巧合罢了。乌巢地势适合屯粮,又便于南北运粮,曹操才选那儿囤粮,仅此而已。”
“我亲自领兵交战,难道不查探清楚?曹操派曹纯驻守,就是因为担心被袭。曹纯是谁?是曹操族弟,心腹大将,这般重要之人,岂会当诱饵?”
“阁下何必眼红?你举荐的人临阵脱逃,弃军不顾,而我们损失了颜良将军,却烧了乌巢粮草。两相比较,高下立判。你正面战场屡战屡败,反倒质疑我们立功是中了曹操之计?”
郭图冷眼瞥他,轻蔑道:“若总是这般妒贤嫉能,阁下如何胜任冀州别驾?日后何以服众?”
许攸脸色一沉。
**好一张利嘴!**
——
“郭图!你这话什么意思?!我绝无此意!”
“你慌什么?”
袁绍斜睨他一眼,那眼神让许攸心底一寒。
**真冷!像你的心一样!**
“若无此心,何必急着辩解?难道郭图还会冤枉你不成?”
袁绍负手缓步走出,面色淡漠。显然,他对许攸的不满已随着败绩累积而加深。
当初攻打幽州时,一路顺遂,几乎未尝败绩。可如今在冀州之战,却屡屡受挫,被曹操和许衡玩弄于股掌之间。
军心溃散,士卒再无斗志。若不严惩几人以振军心,颓势难止——可即便不顾一切强攻,也未必能换回一场胜仗。
袁绍缺乏这份胆量。
郭图早已洞悉其中关键,待袁绍话音刚落立即叹息道:"主公,有件事本不愿提及,如今却不得不说了。"
袁绍颇为诧异地转身,目光中带着审视。
此时还有何事需要隐瞒?!
若真有什么情况,难道不该直言相告?!
"荒唐!"袁绍当即沉下脸来,"但说无妨!局势已至如此境地,还有何必要隐瞒?!"
郭图略作沉思,神色依旧从容,缓缓从怀中取出一封书信。
呈至袁绍面前。
"此信一直随身携带,请主公过目。信中所载乃清河郡众官吏联名所述,许攸的子侄亲属皆曾有贪赃枉法之举,压榨百姓共计数千两黄金,更侵吞赋税,谎报账目,证据确凿。"
郭图面带浅笑,欠身将书信恭敬递上,对身后许攸惊愕的目光视而不见,继续道:
"臣原本打算待战事结束后再禀明主公,如今恐怕不得不提早言明了。"
"许攸亲属在我们从邺城移师清河途中,趁局势未稳之际仍行 ** 之事。由此可断,许攸这些年备受宠信,恐怕与家人嚣张跋扈脱不了干系。"
"主公素以法度严明而立威,此事需妥善处置。倘若任其发展,恐将引发军中将士不满,清河百官非议,徒生事端。"
"恳请主公明察。"
"许攸!"
袁绍怒喝出声,额角青筋暴起,双目喷火般瞪视许攸。
此刻许攸如坠冰窖。
最棘手的是信中所言句句属实,他根本无从辩驳。若在往日,清河郡那些心怀怨怼的官员绝不敢发声,他也自有手段压制。
但今时不同往日。
"主公!臣......"
袁绍抬手打断许攸的辩解,冷眼睥睨良久,最终寒声道:"你可知道,我向来视你为股肱之臣!"
自踏入冀州起,你便随我左右,献计献策,功勋卓着,然这赫赫功劳岂能成为你的护身符!
待返回清河后,本将定要从严查处你族人僭越之事!绝不网开一面!你且好自为之!
而今战局当前,你竟昏聩犹豫,贻误战机,动摇军心!着令杖责三十,以正军纪!十日后犒赏三军,与曹贼决一死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