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主公示意后,郭嘉踱步沉吟:"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今寿春虽城坚池深,然十万守军皆残兵败将,强弩之末耳。"
城内守军士气低迷,无人愿战,而袁术只顾在宫中饮酒作乐,奢靡无度,这般作为岂能令将士效死?寿春城陷落已在旦夕之间。
"即便他不开城门,总会有人打开。"
"若臣没记错,曹公家族自老太爷辞官归乡后,便立下家规,要求族人厉行节俭,以此修身养德。"
曹操颔首。
"确有此事。"
这并非秘密,族中违令者不在少数。单是其父妾室就有数人因奢侈受罚,被贬为仆役。其中一人执意穿戴华服炫耀,最终被逐出家门,没收所有财物,结局凄凉。
"以俭治家,是为内戒令。"
曹操目光沉静,嗓音沙哑。
此刻他已明白郭嘉用意,接过话头:"你的意思是,将曹氏家规传入城内?"
"以此感化守军,再施恩赦其归降,诱其开城?"
郭嘉当即行礼:"正是。但需先经数 ** 城,待其胆怯后再行招抚,方能瓦解斗志。"
曹操闭目沉思,伸手烤火许久,突然朝帐外高喊:"召所有文官前来!"
"遵命!"
不到片刻,在各营将领催促下,三十余名文官聚集在主帐前空地,低声议论纷纷,皆不知突发何事。
曹操又命军中识字能文者同来。转眼间汇聚数百人。
他在大帐前命人收集布料、空白竹简及贵重帛锦,亲自书写家规。从首条戒律到十项禁令,详述违规亲友如何受罚。
文中还记述在这般家训下,曹操自幼养成节俭之风,从不铺张。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招兵买马时与士卒同食共饮,每得好酒佳肴必与有功者分享。
众人挥毫泼墨,写了数百篇文书。
文稿内容虚实交织,有夸大其词者,有信口杜撰者,亦有据实而录者。
虽非全然可信,却足以撼动人心。
笔下所述,连自家将士读来都不禁肃然起敬。
“不想曹氏家风竟如此严苛。”
“主公平日确实节俭,除朝会正事外,衣着素来简朴,未曾见他奢靡浪费。”
“确是如此,还听闻主公常设宴犒劳将士,与众人同乐。”
“正因这般作风,主公方能得猛士效死,名士称颂。”
“想必这些皆源于《内戒令》。”
“曹氏家风理当传扬,如今书于竹帛,军心必振。”
四下私语渐起,众人愈发振奋。
心底涌起激荡之情,斗志顿生——有此明主,赏罚分明、主次有序,必不会负了百姓。
这一写,便是昼夜不停。
直至次日破晓,曹操方才猛然惊觉——
坏了!光顾此事,竟忘了许衡那小子!此刻他怕是已至合肥!
……
合肥城内。
许衡率军自后方而来,与典韦肃清周遭关隘后,驻兵城中。
收缴袁术残部军械,得粮草若干,降卒三百。
此地百姓早已逃散,只剩空城。
许衡令典韦安抚流民,自己则出合肥直抵逍遥津,邀孙策、周瑜赴会。
对岸立着一名身着暗红长袍的年轻儒将,腰悬佩剑,英姿勃发。
见舟船靠岸,遥遥拱手,静候许衡现身。
二人照面,对方当即朗声道:“在下周公瑾,恭候君侯多时。”
周瑜面色如常,心中却暗潮翻涌——
本以为许衡应是虎背熊腰的悍将,不想竟是个长身玉立的儒生?
眉染英气,面若冠玉。
负手临风时,衣袂翻飞,气度卓然。
原是位翩翩君子,倒与我颇有相似,文韬武略兼备。
周瑜暗自思忖。
江风掠过栈桥,湿润水汽扑面而来。许衡大笑着拍了拍栏杆:"哈哈哈!痛快!这半年打得过瘾!不过咱们就此打住——江东归你们,淮南归我,逍遥津为界!省得吓得江东小儿夜半啼哭!"
"各取所需,谁也别占便宜。"话音未落,他忽然瞥见周瑜微微抽动的嘴角。
——好端端的俊朗面容,偏生配了张不饶人的嘴。
周瑜眼底闪过一丝微妙波动。
"君侯请。"白衣将领抬手引路,指尖不着痕迹地攥紧了孔雀氅。此时江东基业初立,孙策正需经略会稽、柴桑诸地,岂能与曹操交恶?更何况袁术困守寿春,北境烽烟将起......
木栈道在脚下吱呀作响,湍急江水拍打着岸边礁石。
"君侯洞悉时势,"周瑜忽然开口,"却不知如何料定伯符持有玉玺?又怎知公路公有不臣之心?"
许衡脚步一滞。
难道要直言自己知晓后世史册?他旋即朗声笑道:"当年文台将军平定汝南时,曾提及此事。"
周瑜眸光微动——孙坚确在讨董后屯兵汝南,深得民心。这般说来,眼前这位汝南豪杰知晓内情倒也合理。想到许氏兄弟在淮汝的声望,他嘴角浮起笑意:若能招揽这等豪杰......
湖畔木屋里,亲兵奉上清茶时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