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传闻不假,兖州确实安稳。”
“是啊,**,我还听说,曹公麾下那位大将,曾率五十骑冲入于毒大营,斩其首级!”
“**,真乃英雄!”
“三十万降卒的安置之策,也是他一手谋划的!”
“**!”
红衣女子轻柔地打断道:"扫俗,别念了。"她眼含笑意,"听着有些倦了。"
婢女扫俗俏皮地做了个鬼脸,立即噤声。
路途上,这些府中侍女与市井妇人截然不同。常年侍奉贵人的经历让她们性情更为活泼,虽不敢擅离兖州地界,但入境后见匪患平息,商旅往来井然,便渐渐壮着胆与人攀谈。
几日下来,她们竟打听到不少 ** 事迹,尤其对那位许将军崇拜不已。闲谈间自然少不了对曹公的赞誉——毕竟近年间兖州匪患最盛,从青徐涌来的黄巾众数以百万计。
谁能想到短短时日,不仅平定骚乱,更将兖州治理得井然有序。虽不及汉室全盛时的繁华景象,但能在这乱世中开辟一方净土,实属难得。
" ** ,快到了。"扫俗掀开车帘,望见城楼下等候的仪仗。
蔡琰指尖轻抚书卷,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总算能安顿下来了。"这位满腹经纶的才女深谙时局——曹操新定兖州,正需招贤纳士以壮声势。她作为蔡邕之女自长安来投,恰可成为招揽士人的表率。
纵使心中另有打算,表面功夫定会做足。只要谨言慎行,暂居兖州应可无恙。只是寄人篱下,难免诸多掣肘。
乱世飘萍,惟愿先父留下的四千卷典籍能得以保全。
......
州府衙署内,曹操携荀彧穿过长廊,满面春风:"许褚真乃虎将!"
**
“子孝、子和二人联手,竟也只能与他勉强抗衡,若非顾忌生死相搏,恐更难取胜。”
“文若,此番我当真得了至宝!”
荀彧微微一笑,向曹操拱手道:“恭贺主公。许氏兄弟一为骁将,二为虎卫,主公麾下日渐雄壮。”
曹操朗声大笑:“哈哈!多亏逸风,如今我真是兵强马壮!”
“既如此,主公更该保全他。”
二人穿过长廊,快步下阶,直奔衙署大门相迎。
行至半途,曹操神色微动:“此等大功,我意再行封赏。文若,若让逸风迎娶名士之女,你以为如何?”
荀彧步伐骤然一滞。
名士之女……
此言之意,莫非是……
**未及深思,内城驶来的马车已至。
那马车简陋陈旧,无甚装饰,木辕斑驳,连帷幔亦显破旧。
曹操遥望一眼,轻叹道:“蔡公离世后,董卓果然未留其家财。”
荀彧淡然道:“听闻抄没家产、驱逐其女后,唯独书籍未动。”
曹操回头咧嘴一笑:“董贼何曾识得典籍?正好归我。”
“不出多时,董贼必自取 ** 。此人善治边陲,勇猛有余,却无治国之才。”
若有真才,何至祸乱洛阳?
正是董卓焚毁皇都,燃尽士民心中汉室威信,方令天下分崩。
乱世,方显英雄。
须臾,马车上踏下一人,身着绛红长袍,身形清瘦,面容沉静。
一双明澈眼眸,蕴着洞悉世情的冷慧。
此乃蔡邕之女,蔡琰。
她下车即敛衽行礼,向曹操与荀彧深深一拜。
“见过曹公。”
蔡琰的语气冰冷疏离,看似平静的语调里却藏着几分不安。毕竟站在她面前的是令人敬畏的曹操。
此刻若被拒之门外,这天下之大,恐怕再无她容身之处。
"不必拘礼。"曹操的目光转向身侧,"住所已命人备妥,若有需求,尽管向文若开口。"
他朝荀彧微微颔首:"今日先安顿昭姬住下,接风宴就免了。"
"遵命。"
荀彧躬身领命,举止恭谨地来到蔡琰跟前。他始终垂着眼帘,挺直腰背做了个"请"的手势。
其实他早已打点好一切。虽不设宴,却已派人通知陈留与兖州地界的文人雅士——但凡与蔡邕有旧交者,皆可前来探望。
就这样,蔡琰在兖州陈留落了脚。凭着父亲生前的名望,想必登门造访的故旧门生会络绎不绝,这几日怕是难得清静了。
......
此时陈留城外的曹军大营里,曹仁正在虎贲营帐中专注研读最新军报与精细地图。
帐门突然被挑开,两道身影相继而入。
走在前头的许衡束着黑色纹饰额带,高高扎起的马尾随着步伐轻晃。那张俊朗的面庞带着文人特有的儒雅,此刻却挂着促狭的笑容。
跟在他身后的典韦低着头跨入营帐,魁梧的身形几乎塞满了整个门框。
两人刚一现身,曹仁鬼使神差般朝右侧瞥了一眼——那里静静摆着刚从战场缴获的白玉觥。这件春秋时期的王公酒器堪称稀世珍宝,此刻不知为何让他心头突突直跳。
"将军这眼神......"许衡当场沉下脸来,"莫非不欢迎末将?那咱们这就告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