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白白错过了最佳发展时机!
悔之晚矣!
“主公既有命,荀彧自当效力!”
荀彧闻言,郑重行礼道。
即便曹操不提,他亦准备与苏烨一较高下。
“哈哈!好!”
曹操见状,大喜。
长安城内,
“岳父!南阳传来消息,袁术被苏烨生擒,其麾下数万大军亦被俘获!”
“听闻,整个过程不足一日。”
李儒向董卓禀报。
“哦?”
董卓眉梢一挑,笑道:“这不是好事吗?袁氏与我为敌,如今遭了报应!”
“若苏烨能直接杀了这逆贼,才更解我心头之恨!呵呵!”
他巴不得所有诸侯覆灭,将这天下拱手让与他。
可惜,他知道这不过是痴心妄想。
虽入长安不久,但董卓已隐约察觉到了危机。
---
士族对他的 ** 愈发强烈。
如今已无缓和余地。
这些人表面顺从,实则暗中阻挠,令他的政令难以推行。
税收日益减少,局势令他愤怒不已。
每当恼怒,他便想 ** 泄愤。
然而越是严酷 ** ,士族反抗就越激烈。
这让他陷入恶性循环,情绪更加失控。
此刻终于传来一则好消息,让他心情稍霁。
但李儒却眉头紧锁道:"主公且慢欣喜!袁术不过纨绔子弟,迟早败亡;真正值得警惕的是苏烨。"
"此人智勇双全,兵强马壮,实乃心腹大患!"
"如今他占据南阳,与我方疆域接壤,完全掌控了进攻关中的通道。"
"建议立即增兵武关、析县,严防苏烨突袭。"
李儒对苏烨极为忌惮——此人命格竟连望气术都无法勘破,实在蹊跷。
更棘手的是,董卓已遭劫气缠身。若不尽快化解,恐将招致杀身之祸。
作为核心谋士,李儒绝不甘心就此败亡。
他要与天命抗争到底。
公元1020年,董卓听闻苏烨的动向,双眉紧锁,深感其威胁,沉声道:"便依你之计行事!"
调兵令下:
郭汜领四万精兵镇守武关,
樊稠率两万劲旅驻防析县。
至于吕布?
自然留在长安。
如此安排,
一则护卫周全,
二则便于掌控。
董卓岂敢让这背主之人领兵在外?
为财马叛旧主,纵有万夫不当之勇,又岂能轻信?
若无那天人境绝世武力,早将其弃如敝屣。
李儒谄媚道:"主公英明!属下即刻去办!"
待董卓签署军令后,他躬身退出。
消息传至各路诸侯:
公孙瓒、刘备、陶谦、孔融、刘表、刘璋皆闻袁术被擒。
众人反应各异,
唯对袁术皆嗤之以鼻。
孙坚闻讯仰天长笑:
"袁公路!报应不爽!"
帐中,
孙策抱拳 ** :
"父亲,机不可失!何不取豫州为基业?"
韩当、程普等将纷纷请战。
孙坚摆手道:
"豫州自然要取!"
"但苏烨此人..."
"既能生擒,未必会杀。"
"放虎归山,亦未可知。"
“竟有此事?”
程普等人面露惊诧,不解道:“苏烨此举意欲何为?”
“既已擒获袁术,为何不除之而后快?”
“正是!”
孙策高声道:“父亲,即便苏烨放了袁术,难道他连袁术麾下大军也要一并释放?”
“若袁术军力尽失,我们攻取豫州岂非易如反掌?”
如此良机,岂能错过?
“未必!”
孙坚决然摇头道:“依我之见,苏烨定会放归降卒!”
“莫忘了,昔日我等亦是这般安然离去;”
“故技重施,不足为奇!”
“此人多半会索要巨额粮饷为赎金;”
“他新得荆州未久,即便诛杀袁术,一时也难以消化豫州;”
“贪多求快,反受其害!”
“苏烨此人智勇兼备,素来谋定后动;”
“昔日未取南阳,便是明证!”
“当时他若强行占据南阳,事后照样能收取赎金;”
“然其隐忍至今,足见此人心思缜密,深谋远虑。”
“面对如此对手,万不可心存侥幸。”
孙坚自忖,在苏烨眼中自己的威胁更甚袁术。
这非是自夸。
论统兵之能,他远胜袁术。
苏烨定不会坐视自己吞并豫州。
为遏止孙氏壮大,苏烨必会释放袁术及其部众,换取钱粮。
如此既可保全豫州防线,又能阻他孙坚扩张。
思及此处,孙坚顿感棘手。
这般深谋远虑的敌手,最是难缠!
稳到极致!
简直无懈可击。
可偏偏,这人实力还最强。
难办了……
“所以……我们不攻豫州了?”
孙策满脸不甘地问道。
“不攻!”
孙坚果断摇头:“目标不变,仍取扬州为根基!”
“那儿才是我等立足之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