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神色凝重地继续道:“修成后,我观测了大汉与袁氏的气运,果然与主公所言分毫不差。莫非主公认为此事背后也有袁氏的推波助澜?”
“不错。”苏烨笃定道,“以袁氏与何进在朝堂的势力,若真想阻拦此事,绝非难事。毕竟洛阳物资皆依赖外运。”
“嘶——”
荀攸等人闻言皆倒吸凉气。
“竟有如此隐情?”
“袁氏处心积虑,这是非要置大汉于死地不可!”
“狼子野心!祸乱汉室者,必是袁氏!”
戏志才等人纷纷出言。
所幸此事对主公而言并非坏事。天下大乱若迟来,主公又如何趁势崛起?这些年的积累已让众人确信——主公根基深厚,足以逐鹿天下。思及此,众人眼中不由浮现期待之色。
乱世,方是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若逢太平盛世,似戏志才、程昱这等寒门之士,纵有经天纬地之才,亦难有出头之日。
苏烨略作思索,向甲三命令道:"通知甲一继续监视。"
"我观察过大汉气运,天子驾崩之日将近。"
"预计在明年三四月间,误差不超过一月;"
"命洛阳暗卫即刻收缩明面据点,主力转移至长安,加强长安部署,仅留少数精锐驻守洛阳;"
"同时协助洛阳苏氏商会撤离所有人员,迁往汉中;"
"洛阳即将陷入动荡,不再是经商的安稳之所。"
决不能等到董卓 ** 时再转移。
届时再想撤离就困难了。
董卓可不是好对付的角色。
"遵命。"
甲三未作多问,领命告退。
郭嘉抚着下巴沉思道:"主公认为洛阳将生变故?"
"但为何要撤走暗卫,还特别迁往长安?"
"莫非主公预见到长安将成为要地?"
"迁都!难道主公积计朝廷会移都长安?"
"啊?"
荀攸等人闻言皆露出惊诧之色。
此言未免太过荒谬?
洛阳乃当今帝都,岂能轻易迁都?
朝中无人会应允此事。
苏烨略显惊讶地看着郭嘉:"你为何作此猜测?"
这小子思维未免太过敏锐了!
仅凭只言片语竟能推演出这些?
"果然如此!主公确实有此预见!"
见苏烨这般反应,郭嘉心中了然,当即分析道:
"这些推断皆源自主公方才的指令;"
"我等皆知主公有推演命数之能;"
“究竟有多厉害我们也不清楚!但放在主公身上绝对不一般!”
“那为何您要急着让洛阳苏氏商会全部撤走?”
“连暗卫也要调走大半?”
“难道洛阳对暗卫已经失去价值了?”
“只有一种可能——洛阳本身对天下大势不再重要,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联系主公开把暗卫调往长安的命令,我推测大汉即将迁都长安!”
“这样才能解释为何要撤离商会,又将暗卫转移至长安。”
“因为洛阳将来会遭劫,朝廷必迁往长安。”
“不仅如此!”
郭嘉抚着下巴沉吟道:“主公未让商会同往长安,说明您认为长安也非太平之地,不宜经商。”
“甚至长安日后也会陷入 ** 烦。”
“啧啧...看来天下真要乱了!有意思!”
怎样的乱局能让洛阳覆灭,逼得朝廷迁都长安?
想想就 ** 。
荀攸等人也被郭嘉的推断惊到了。
“奉孝这番分析确有道理!”
“主公,您真预见到洛阳将毁、朝廷西迁了吗?”
众人齐刷刷看向苏烨。
“嘶——”
苏烨盯着郭嘉惊叹:“仅凭这点线索就能推出这么多?还有什么是你算不出来的?”
不如改名叫神算子算了。
“所以我猜对了?”
郭嘉得意地笑道。
心中满是成就感。
这些年来暗卫从各地搜集的海量情报,
加上苏烨允许他接触这些机密,
才让他有此洞察。
苏烨暗自思忖,若没有这些磨难,他或许无法取得今日的成就。
他所具备的推演能力虽不及苏烨那般超然,却也是建立在充足信息基础上的逻辑延伸。
"完全正确!"苏烨颔首赞许,随即正色道:"但今日所言需严守秘密,稍有不慎便会扰乱大局。"
"我期望局势能沿着既定轨迹延续一段时间,这样才最符合我的利益布局。"
若失去先知优势,虽然也能成事,但过程将变得棘手许多。放着安全的捷径不走才是愚蠢之举。
苏烨最担忧的是若消息走漏,董卓乱政之事无法如期发生,那将酿成大祸。
"遵命!"郭嘉等人立即应声。
虽然精神契约已确保他们无法泄密,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的。
"都去忙吧!"苏烨起身离去,"暴风雨前的宁静所剩无几,好好珍惜这最后几个月时光。"
众人相视而笑。跟随这样一位深不可测的主公,确实令人安心。
荀攸提醒道:"主公既预言洛阳将乱,诸位记得通知在洛阳的亲朋暂避风头。"
郭嘉笑道:"我们这些寒门子弟哪有什么洛阳亲友?倒是公达你需要多加留意。"
郭嘉拍案道:"不对!文若不正在洛阳当差?他虽是荀家人,与我也有交情!"
"给那小子提个醒!"
他突然眉头紧锁,转向荀攸:"公达,你之前说过文若对主公有成见?"
荀攸无奈颔首:"他自幼受忠君报国的熏陶,性子又固执。瞧出主公的意图,预见到汉室将倾,自然心存芥蒂。"
"确实不便告知他。"
"以荀氏威望和文若的才智,自保无虞。"
话虽如此,荀攸心里终究有些芥蒂。他看不惯文若那近乎偏执的坚持——同样沐浴着忠君思想,为何自己就能审时度势?
"倒也是。"
郭嘉摩挲着下巴:"那家伙机灵得很,除非陷入绝境......"
"但若始终固执己见,迟早要兵戎相见。"
"当真没法招揽过来?"
想到荀彧可能投敌,郭嘉就觉得头疼。可要下 ** 更不现实——荀氏族人定然不依,主公苏烨也不会同意,毕竟事关与荀采的夫妻情分。
"罢了!"
喜欢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