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聚,当真令人欣喜!来!共饮此杯!"
苏烨含笑举杯向孙坚致意。
"哈哈!满饮此杯!"
孙坚爽朗一笑,仰首饮尽杯中酒,面露追忆之色:"确实,上次相见还是平定黄巾之乱后,赴洛阳受封之时;"
"算来已有三年有余了!"
"彼时伯渊兄便已拜将封侯,功成名就,实在令人钦羡!"
"所幸这数年间苦心经营,如今总算不负所望,得任一郡太守之职;"
"虽不及伯渊兄成就斐然,但总算无愧先祖威名了!"
孙坚自成名以来,常自诩为孙武后裔。其中虚实难辨。不过观其与孙策的武学传承,确非虚言。更引人注目的是,其麾下数百亲兵竟能结成军阵,凝聚军魂。苏烨早前便已察觉,这些军阵之法确含兵家精髓,只是传承残缺,导致军阵破绽频现,进境迟缓。至于这传承来历,恐怕唯有孙坚心知肚明。
"文台兄过谦了!"
苏烨对孙坚这番表面谦逊实则自得的话语不以为意,淡然笑道:"当年黄巾之乱初遇文台兄时,我便料定以兄台之才,日后必成大器;"
"今日一见,果然应验!"
"愿文台兄早日平定区星之乱,稳坐长沙太守之位!再饮一杯!"
"请!"
孙坚连忙举杯相和。
宴席持续半日,孙坚方在苏烨安排下暂居江陵城。
次日天明,孙坚在苏烨亲自送别后乘船离开江陵。借着江陵水师运兵船的便利,他顺流直下向洞庭湖方向航行。
甲板上,孙坚避开巡逻士兵,召集韩当、祖茂、程普、孙昭等心腹将领。望着渐行渐远的江陵城墙,他忽然发问:"诸位对南郡有何看法?江陵城气象如何?水师战力怎样?那位征南将军又当如何评价?"
韩当抢先答道:"主公!南郡之富庶实在出人意料!就说这江陵城,怕是比南阳的宛城还要繁华几分。莫非此地历来如此?"
"呵!"孙坚闻言轻笑:"你有所不知。六七年前我来时,江陵破败不堪,连如今百分之一都比不上,更遑论与宛城相提并论。这些变化,全是苏烨这几年间经营所得。此人之能,令人叹服啊!"
虽自诩当世豪杰,从不轻易服人,但面对苏烨的成就,孙坚不得不承认差距。不过他并未因此消沉——世间不如己者尚多,能达今日成就已属难得。更何况,才能高低未必决定前程?在这世道里,家世背景往往比真才实学更重要。
据袁隗大人分析,苏烨既与袁氏、何进水火不容,更遭天子猜忌,日后恐难入主洛阳。如今这份功业,怕就是他的极限了。而自己的仕途,才刚刚开始。
过去他根基浅薄,如今有了大将军和袁氏的支持,何愁不能跻身高位,封侯拜相?
待到功成名就时再看,苏烨也不过如此。
这便是时运!
有人年少得志,如苏烨;
有人大器晚成,如他。
"当真如此?确实令人钦佩!"
程普等人闻言赞叹:"原以为征南将军仅善征战..."
"没想到治国理政也如此出众!当然,主公同样出色!"
孙坚闻言开怀大笑。
他们不曾察觉,这番对话尽数被船头的鸟雀听去,传给了舱内的暗卫。
"就凭他也想与主公比肩?"
"简直痴心妄想!若非他并无歹念,定要他好看!"
暗卫暗自冷笑。
监视孙坚并非苏烨授意。
这是暗卫的例行情报工作。
毕竟孙坚非等闲之辈,将驻守长沙两年有余,不得不防。
半日后,
孙坚一行抵达长沙郡,
江陵水师返航。
暗卫另派人手跟进。
孙坚果然能力出众,半月内便击溃区星叛军。
不足一月就平定叛乱,坐稳太守之位。
后在袁氏与何进斡旋下,
获封乌程侯,正式登上大汉政治舞台。
## 苏烨的应对
得知消息的苏烨
按礼节给孙坚送去一份薄礼
同时派苏义前往长沙
与孙坚洽谈商业合作事宜
计划扩大在长沙的生意规模
孙坚欣然应允
却不知苏烨的真正打算
时光荏苒
转眼三个多月过去
时值公元187年深秋
荀采临盆在即
苏烨原想亲自接生
却遭荀爽、苏父等人极力阻拦
说什么"有违礼制"、"不祥之兆"
令苏烨啼笑皆非
最终只得妥协
改由一位医学院出身的稳婆负责
这位经验丰富的接生婆
经系统培训后技艺更精
还掌握了基本医术
总算让苏烨稍感安心
听着产房内传来的痛呼
苏烨眉头紧锁
在门外来回踱步
焦虑之情溢于言表
"你就不能安生会儿?"
荀爽忍不住呵斥
"晃得人眼晕!"
苏父等人也连声附和
苏烨暗自苦笑
心想你们不也紧张得直抖腿
却终究没有说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