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忽然俯身触碰地面青石,疑惑道:"似石非石,质地却异常坚实。"
袁绍随意瞥了一眼便不以为意:"不过是新式石材罢了。倒是伯渊如此耗费财力营建江陵城,莫非打算久居南郡?"
虽然心生疑惑,袁绍也未深究。
曹操虽未接话,却暗自将这种特殊建材记在心上。
"伯渊,这位是当世大儒蔡邕先生。"
荀爽携蔡邕前来引见。
苏烨立即上前执礼:"晚辈苏烨,承蒙蔡先生拨冗莅临婚礼,不胜荣幸。"
举手投足间,尽显谦逊之态。
蔡邕却倍感舒心。
"哈哈!此乃应当之事!"
蔡邕抚须笑道:"我与慈明兄交情深厚,伯渊身为汉室肱骨,与采儿喜结连理,老夫岂能缺席?"
"这是小女昭姬,琰儿,快来见过伯渊兄长。"
话音方落,一名气质温婉、眸含诗书的十岁少女自蔡邕身后款款而出。
"昭姬见过兄长。"
蔡琰执礼甚恭,眸光却悄悄打量着苏烨,似要看清这位兄长的真容。
"苏烨见过昭姬妹妹。"
苏烨含笑还礼,暗忖:"这便是后世称赞的才女蔡琰。可惜年岁尚小。"
昔日择选正妻时,蔡琰原是他心中首选。
"小小年纪已有这般灵秀,日后必是绝代佳人。"
"待她及笄之年,定要设法迎娶。"
苏烨自觉肩负重任,决不能让这位才女重蹈覆辙。他必要护她周全,许她锦绣前程。
自然,绝非贪图美色。
转念又想:"不止蔡琰,蔡邕这般大才,也当早些收入麾下。"
须知蔡邕此时尚在避祸期间。恰逢朝廷大赦,方能外出走动。
(
当前,蔡邕尚在野,可趁其入仕前招揽至麾下,助己培育英才。
此人虽非官场良才,然执教杏坛定能大放异彩。尤其蔡邕乃当世名儒,若坐镇即将创建的书院,无异于活字招牌——既可扬名立万,更能持续吸引天下英才前来求学。
为促成此事,苏烨特意设宴款待蔡邕一行,深谈良久方辞。临别时,他悄悄拉住荀爽恳请:"泰山大人可否设法让蔡大家多在江陵盘桓几日?"
荀爽捻须诧异:"欲招揽蔡伯喈?此事殊为不易!纵使你如今位高权重,然蔡邕昔年显赫,更是名动九州的大儒,寻常手段岂能奏效?"
"小婿深知其难,"苏烨胸有成竹地解释,"故需岳丈相助拖延时日。届时我自当备妥方案说服他执教书院——对了!"他突然眼睛一亮,"岳丈何不也在书院挂名?既可时常探望采儿,更能由华佗神医调理贵体,延年益寿岂不美哉?"
倘若能让荀爽也伸出援手,那便再好不过了。
论起效果,或许比蔡邕更胜一筹。
"你这小子!"
荀爽听罢,又好气又好笑地虚点了点苏烨:"不仅盘算着蔡邕,连我都不放过——"
"该说你野心勃勃,还是胆识过人?"
"嘿嘿!"
苏烨咧嘴一笑,直言道:"实属无奈!您也清楚,我根基尚浅。眼看乱世将至,若不早早培养些得力干将,如何立足?"
"比不得袁氏、弘农杨氏这等名门望族,门生故旧遍布天下。"
"许多贤才,纵使我想招揽,人家未必愿意屈就。"
"思来想去,唯有自己先栽培一批。"
更何况,他日后还要推行诸多变革。
唯有亲手栽培的心腹,才能用得称心、使得顺手。
否则,未来的改革之路必将阻力重重。
若连内部都难以理顺,更遑论对外大展拳脚。
"言之有理。"
荀爽抚须颔首,目露赞许。
不得不承认,苏烨谋划深远。
有此远见,方能行稳致远。
"容我再思量几日。"
荀爽并未当场应允,却也没直接回绝。
"我会设法让蔡邕多留些时日。倒要瞧瞧,你究竟有何妙计说动他。"
"若你真能留住蔡邕,老夫在你的书院挂个虚名,偶尔来小住讲学,也未尝不可。"
"好好施展手段吧!老夫拭目以待。"
说罢,荀爽挥袖离去。
如今他无官一身轻,多年隐居着书立说,早对官场兴致寥寥。
况且族中晚辈皆已成才,权柄尽数移交,即便自己久居颍川之外,亦无碍家族运转。
【
荀爽终究是上了年岁。
他心中最割舍不下的,仍是荀采。
即便她已为人妇。
若能常伴荀采身侧,看她日渐成长;待她与苏烨育有子嗣,自己含饴弄孙,倒也算得晚年之乐。
况且苏烨提及调养之事,他确实动了心思——人至暮年,难免畏死。纵是荀爽亦不能免俗。多活几载,多抱几个孙辈,总归是好的。
不过这一切,须得苏烨先说服蔡邕。届时他挂个虚名,教学重任尽付蔡邕,自己从旁协助,便不必再劳心费力。若真要他主持书院?这般苦差,七旬老翁可消受不起。
"此话当真?好!就此敲定!"苏烨冲着荀爽远去的背影高喊,"我定会设法说动蔡伯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