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的裁决,如同定海神针,瞬间平息了百家论政掀起的滔天思想巨浪,却也以其无上权威,将这浪涛的力量,导入了帝国意志的洪流之中。
喧嚣过后,是更加高效、更加不容置疑的行动。
诏书在次日便明发天下,不再仅仅是宣告论政结果,而是以律令的形式,将“大秦之道”刻印在帝国的运行法则之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百家论政,辩理明道,今已有决。御史张苍所陈‘法为干,德为辅,工为基,礼为饰,势为用’之论,深契朕心,当为我大秦立国之本,治国之要……”
诏书内容迅速传遍咸阳,并以惊人的速度通过驰道和驿站系统,向着帝国的每一个角落扩散。
紧接着,一道道具体的政令从丞相府(尽管李斯心情复杂,但执行始皇意志他从不懈怠)和相关的官署发出,如同精密的齿轮开始咬合转动。
最重要的举措,便是成立“典要编纂司”,由张苍亲自主持,抽调博士宫中学识渊博、且对新政持开放态度的博士,以及御史府、司空府等衙门的干吏参与。
他们的任务,便是以张苍论政台上阐述的核心思想为纲领,融合现行秦律的精华,并择取百家学说中“有用”的部分,编纂一部名为《大秦典要》的宏篇巨着。
“《典要》之编,非为汇集空言,”张苍在第一次编纂会议上,对汇聚而来的众多学者官吏明确指示,“其要在‘用’!法理篇,需明晰律条,阐释其‘定分止争’之精义,使官吏执律有据,百姓知法守界。德化篇,需摘取儒家孝、悌、忠、信之核心,阐述其于稳定家庭、和睦乡里、忠诚国事之价值,并思考如何与律法赏罚相结合。工械篇,需总结墨家及天下能工巧匠之技艺,制定标准,推广良法,阐明‘工’乃富国裕民之基。礼仪式篇,需规范朝仪、官仪、民仪,使其成为明确尊卑、彰显威仪、和谐人伦之‘饰’,而非束缚民生之枷锁……”
张苍的构想清晰而务实,他要的不是一本掉书袋的经典,而是一部能够指导帝国实际运行的“治国百科全书”。
参与编纂的儒生们发现,虽然儒家思想不再居于主导地位,但其核心价值被吸纳、被重视,甚至被赋予了律法支撑,这让他们在失落之余,又看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出路。
与此同时,另一项引人注目的任命下达:博士叔孙通,被任命为“奉常”(掌管宗庙礼仪)下属的“礼仪使”,专职负责制定和完善大秦朝廷的各项礼仪制度,尤其是朝会、祭祀、庆典等重大活动的仪轨。
这道任命,如同一剂强心针,注入了因淳于越溃败而士气低落的儒家阵营。
“叔孙博士,此乃天赐良机啊!”一位年轻儒生激动地对叔孙通说道,“陛下虽未独尊儒术,但让我等负责制定礼仪,这正是承认了我儒家‘明尊卑,别贵贱’之学的价值!”
叔孙通抚摸着刚刚送来的官印和绶带,脸上早已不见了论政台上的惶恐,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与深思。他比这些年轻人看得更远。
“不错,此确是我儒家之机。”
叔孙通缓缓道,眼中闪烁着务实的光芒,“然,切记陛下之言,我等所制之礼,乃‘饰’,是为帝国秩序添彩,而非主干。故,断不可再泥古不化,奢谈复古周礼。”
他召集麾下精通礼制的儒生,吩咐道:“即刻着手,研究秦制、秦俗,结合陛下威严与朝廷威仪,拟定一套全新的、符合大秦气象的朝会议程!要庄严、要肃穆、要能体现天子威加海内之气魄!那些繁琐无用、徒耗时间的古礼,一概摒弃!我们要做的,是让天下人,通过这礼仪,见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强大而有序的大秦!”
儒家,终于在这“大秦之道”的框架内,找到了自己新的、务实的位置——帝国秩序的“化妆师”与“仪式官”。
虽然失去了思想的王座,却获得了参与构建帝国肌理的实权通道。
类似的融合也在其他领域悄然发生。
一些精通养生、医药的道家门人,收到了太医署的征召令,他们的知识被纳入帝国的医疗保健体系。
擅长观测星象、勘测地理的阴阳家、道家学者,被要求将他们的技能用于修订历法、指导农时、辅助军事行动。
而墨家弟子,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不仅仅是在陈县机关城,帝国各地的官营作坊,都开始接到来自咸阳的指令,要求学习、推广标准化的度量工具和部分经过验证可以提高效率的墨家器械图纸。
甚至连兵家,其权谋韬略也不再仅仅被视为征伐之术,其关于组织、纪律、赏罚分明的思想,被要求融入到《大秦典要》的“法理篇”和“吏治篇”中,作为管理官僚体系、激励军功的参考。
一场看似激烈的思想辩论,其最终结果,并非某一学派的彻底胜利或其他学派的完全消亡,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以“法”为骨干的“大整合”。
有用的,被吸收;无用的,被摒弃;有害的,被压制。
帝国的战车,开始尝试将百家之力拧成一股绳,虽然过程必然伴随着摩擦与阵痛,但方向已然明确。
数日之后,当《大秦典要》的编纂大纲和首批礼仪草案被呈送到始皇的案头时,嬴政仔细翻阅着,良久,对侍立在旁的张苍淡淡道:“始于争鸣,终于一统。思想既定,则言行有依。张卿,你为帝国,立下了不世之功。”
张苍躬身:“此乃陛下圣心独断,臣不敢居功。”
嬴政挥了挥手,目光再次投向案上的卷宗,那目光深邃,仿佛已经看到了这部《典要》未来对帝国产生的深远影响。
一场辩论,初步完成了帝国在思想层面的整合与统一。
一个建立在全新意识形态基础上的、更加复杂也更具潜力的庞大帝国,正缓缓调整着它的姿态,准备迎接内外的风雨与挑战。
思想的尘埃已然落定,而行动的风暴,即将来临。
喜欢大秦:我的秦律能斩神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大秦:我的秦律能斩神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