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安 李晟府邸(晚年)
天幕映出自身生平,李晟正与子李愬整理兵法手稿,见“平定朱泚、收复长安”的记述,指尖轻轻拂过纸面,对李愬道:“当年西进勤王,我只求守住长安、护陛下安稳,没想过会留名至此。”
待读到“主动解兵权、得以善终”,他放下笔,目光望向皇宫方向:“功高则震主,这是将帅的本分。我能全身而退,已是陛下恩典,更要为后世将帅留个‘知进退’的榜样。”
身旁李愬轻声问:“父亲后悔解甲吗?”李晟摇头,抬手拍了拍他的肩:“我解兵权,是为让朝廷安心;你日后领兵,要学‘雪夜袭蔡州’的灵活,更要记‘不扰百姓’的本分——守住军心,才是真的守住家国。”说罢,将兵法手稿递给他,眼中满是期许。
宋·开封 赵匡胤皇宫
赵匡胤刚结束早朝,听闻天幕讲李晟“身先士卒破长安、约束士兵不劫掠”,对宰相赵普道:
“朕当年陈桥兵变,最忌军队扰民生。李晟收复长安却能保百姓安稳,这才是‘仁义之师’!”
天幕继续介绍起了另一个武将【接下来登场的是唯一正史中比演义更猛的男人。
方天戟,白袍将,神勇三箭定天山,他身高一米八五,左手震天弓,右手方天画戟,一生南征北战,屡建奇功。
西击突厥,东灭高句丽,生擒契丹王,大败九姓铁勒。】
【他的任何一项战绩拿出来都是武将的终极梦想,天山一战,三箭齐发,瞬秒铁勒三员大将。
令十万敌军闻风散胆,当场投降,20年后突厥再犯,他怒火滔天仅仅一个照面便将突厥的十三万大军吓的丢盔弃甲,魂飞魄散。
家住遥遥一点红,飘飘四下影无踪,三岁孩童千两价,保主跨海镇西东。
他就是李世民的应梦贤臣,大唐第一悍将,左骁卫大将军,十殿轮转王,白袍战神薛仁贵。】
唐·长安,李世民听闻天幕中对薛仁贵的介绍,眼神中满是欣慰与骄傲。他轻抚胡须,感慨道:“仁贵当真是朕的应梦贤臣,他一生战功赫赫,为我大唐立下不世之功。当年天山一战,三箭定天山,何等神勇,令敌军胆寒。有此良将,朕之幸也,大唐之幸也!”
薛仁贵自己听闻天幕的讲述,单膝跪地,低头道:“陛下谬赞,臣不过是尽了臣子本分,保家卫国乃臣职责所在。能为大唐开疆拓土,臣万死不辞。”
只见刚刚结束了武将的盘点,天幕中出现一只黑色的龙和一只黑色的凤互相对视,没有感情只有对彼此的爱恨交织最终化作文字【#世上万般夫妻,唯有你我最相配#刘邦#吕雉#夫妻共入帝王本纪#黑龙恶凤铁勒】
【先谈政治再论夫妻,因吕太公认为刘邦有帝王之相,便将吕雉嫁给年长15岁且身无分文的刘邦。
婚后,吕雉操劳家务扶养刘盈接纳刘邦的私生子,甚至为了流亡的丈夫秘密运送货资。】
【直到彭城之败,公元205年,刘邦被项羽大败后,弃家人而逃亡,导致吕雉和刘太公被楚军俘获28个月,饱受死亡威胁。
当项羽用想煮刘太公时,对方只答了一句“幸分我一杯羹。”
更让吕雉痛苦的是她得释返汉后,自己屈辱的两年,恰恰是戚夫人得宠生子的时间。】
【面对锥心之痛,她选择面色平和的送上祝福。
因为此刻的她深知感情已经逝去,唯有权利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于是她和刘邦达成默契,前者维持明君形象,自己则开始血腥清洗,先后诱杀韩信于长乐宫。】
【力主诛灭彭越三族,还帮刘邦背上了兔死狗亨的骂名,可即便如此,刘邦仍然要废掉太子刘盈。
改立刘如意,一但太子易位就是对吕雉的软件根基的直接挑战。
于是,她选择请出了商山四皓,为刘盈站台,联络张良周勃等重臣,此时,未央宫人才惊觉,吕后的政治同盟早已生根发芽。】
【公元195年刘邦驾崩,吕雉压抑多年的权利欲望瞬间爆发,杀戚夫人及其儿子。
架空刘氏王朝………好坏参半】
【一个以小吏的身份七年统一天下,为后世打下了四百年的太平,一个以女子身份载入帝王本纪,摄政十五年影响大汉发展轨迹。】
明·南京 马皇后寝宫
马皇后正与朱元璋一同看奏疏,听闻天幕讲吕雉,见“刘邦弃家人逃亡、吕雉被俘”,眉头紧锁:“刘邦身为丈夫、父亲,竟能弃妻弃子而逃,实在不该!吕雉在楚营受两年苦楚,换谁都会心寒。”
读到“吕雉杀戚夫人、架空刘氏”,她轻叹一声:“戚夫人争宠夺嫡,本就犯了大忌;但吕雉将其做成‘人彘’,手段太过残忍,难怪后世非议。”
朱元璋在旁道:“吕雉若不狠,早被戚夫人和刘如意害死。只是她掌权后太过张扬,忘了‘适度’二字。”
马皇后点头:“女子掌权不易,但若失了仁心,纵能掌权一时,也难留好名声。她该学‘保江山、安百姓’,而非只懂杀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幕:盘点古人那些事儿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