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间?”
云尘此言一出,整个论道广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阵阵议论声,不少人脸上露出错愕、不解,甚至讥讽的神情。
道之根基,乃修行之本。历来各大门派,无不将根基追溯至天地大道、阴阳五行、星辰运转等宏大叙事。何曾听过将根基归于“方寸之间”——那区区人心方寸之地的?
高台之上,商明月端起茶杯,嘴角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似乎对云尘这个惊世骇俗的开场颇为满意。她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荒谬!”一个洪亮的声音率先响起,来自玄商席位上一位身穿八卦道袍、须发皆白的老者,乃是玄商境内颇有名气的“玄机观”观主,以精通易理阵法着称。“道法自然,源于天地!人心叵测,欲望纷杂,岂能作为道基?此乃舍本逐末,邪魔外道之言!”
“不错!”另一名大夏席位的儒雅文士接口,他是大夏“文心书院”的院判,主修浩然正气,“我辈修士,当效法天地,涵养正气,克己复礼。以心为基,未免太过主观虚妄,如何能证大道?”
质疑之声此起彼伏,几乎是一边倒地批判云尘的观点。了尘和李慕白在台下紧握拳头,手心出汗。石坚三人更是紧张得大气不敢出。
面对群起攻之,云尘神色不变,目光平静地扫过发言的几人,待声音稍歇,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和,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诸位道友所言,天地为基,法乎自然,云某深以为然。”
他先是一肯定,让众人一愣,随即话锋一转:“然,敢问诸位,天地大道,浩瀚无边,我等修士,以何感知?以何承载?以何践行?”
他目光如炬,看向玄机观主:“观主精研易理,可知八卦推演,需借何力?可是借天地之力?非也,是借‘心’之力推演测算!若无灵明之心,如何解读天机变化?”
玄机观主一怔,一时语塞。
云尘又转向文心书院院判:“院判涵养正气,可知正气存于何处?可是存于天地之间?非也,是存于‘心’之方寸!心正,则气正;心邪,则气浊。克己复礼,克的是己‘心’,复的是心中之‘礼’!”
院判眉头紧锁,想要反驳,却发现对方之言,直指儒家修心根本。
“天地虽大,非心不可知;大道虽广,非心不可载。”云尘声音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我之心途,并非否定天地,而是强调‘心’作为认知天地、践行大道的桥梁与根本!若无此心,天地再大,与我何干?大道再广,于我何益?”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最终再次迎上商明月的视线:“正如长公主殿下所言,道无高下。然,法有路径之别。传统道法,由外而内,先观天地,后修己身。而我心途,则由内而外,先明本心,再应万物。路径不同,终点却可一致——皆为追寻大道真谛!”
这番论述,逻辑清晰,层层递进,既肯定了传统道法的价值,又鲜明地阐述了心途的独特路径与合理性,将“方寸之间”提升到了与“天地自然”并列的认知根本的高度!
场中顿时安静了许多,不少原本持批判态度的人露出思索的神情。云尘的话,确实点出了修行中一个常被忽略的核心——无论外在道法如何,最终都需要通过“心”来理解和运用。
“巧言令色!”一个阴冷的声音响起,来自一个角落,那人周身气息晦暗,是来自西南边陲一个小派“阴煞宗”的代表,以操控阴魂着称,“按你之说,心为根本。那我等炼魂御鬼之术,亦是心之所向,难道也是正道不成?” 此人显然是在搅混水,将心途与邪术类比。
众人目光再次聚焦云尘,看他如何应对这刁钻的问题。
云尘看向那人,目光清澈,并无厌恶,只有怜悯:“道友之术,确是心念驱动。然,心念有正邪之分,有善恶之辨。我之心途,所求乃‘明心见性’,是涤荡尘埃,显化本心之光明,导人向善,追寻真我。若心念趋向黑暗、沉溺杀戮与掌控,那便是入了魔道,非我道之过,乃修者自身之迷失。岂可因刀能杀人,便怪罪于铸刀之术?”
他巧妙地将“心”的工具属性与使用者的目的区分开来,再次扞卫了心途的正道本质。
那阴煞宗代表被驳得哑口无言,脸色铁青。
高台上,商明月眼中闪过一丝异彩。她没想到,云尘不仅阵法了得,辩才也是如此无碍,面对群雄质疑,竟能如此从容不迫,条分缕析地化解。
然而,她岂会让他轻易过关?
“云院长高论,令人耳目一新。”商明月轻轻鼓掌,声音悦耳,却带着深意,“然,道之高低,终需实证。你说心为根本,可认知天地,可承载大道。那么,请问,你之心途,于认知天地、于提升修为,有何独到之处?可能在此,向天下人展示一二?”
这才是真正的杀招!理论说得再好,若没有实际的价值和效果,便是空中楼阁!商明月这是逼云尘当场演示心途的“实用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天生绝脉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生绝脉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