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商凤仪使上官玉铩羽而归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比他们来时的速度更快地传回了大夏朝廷,尤其是在密切关注此事的武威侯与巡天司耳中。
武威侯府,书房内。
“拒绝了?”武威侯放下手中的军报,粗犷的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表情,“这云尘,倒是有几分骨气。面对玄商如此优厚的条件,竟能毫不动心,坚守大夏。”他手指敲击着桌面,“看来,他要么是真正的忠贞之士,要么……就是所图更大。”
幕僚低声道:“侯爷,据探子回报,云尘拒绝的理由是‘书院立院之本在于教化乡梓,不愿背井离乡’。此言论已在西南边境散修与小门派中流传开来,颇得人心。”
“教化乡梓?不愿背井离乡?”武威侯冷哼一声,“说得倒是冠冕堂皇。不过,此举确实让我大夏在道义上占了上风。玄商想挖墙脚,没那么容易。”他沉吟片刻,“但这云尘,终究是个不安定因素。他那个书院,理念独特,聚拢人心,如今又得了名声,若任其发展,恐成尾大不掉之势。”
“侯爷的意思是?”
“玄商这步棋,虽然没走成,但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武威侯眼中精光一闪,“对这红尘书院,不能再像之前那样简单打压或放任自流了。司徒信那边,有什么动静?”
“回侯爷,司徒青衣使已动身,亲自前往西南边境,似要再次接触红尘书院。”
“哦?司徒信亲自出马?”武威侯微微颔首,“也好,让他先去探探虚实。传令下去,让我们的人盯紧点,看看这云尘,到底是真的忠贞不二,还是待价而沽!”
几乎在同一时间,巡天司青衣使司徒信,已轻车简从,抵达了幽谷之外。与上官玉的张扬不同,他仅带了两名随从,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了迎客亭。
云尘闻讯,再次与了尘、李慕白出迎。对于司徒信,他心中警惕,但态度相对缓和,毕竟名义上,巡天司代表的是大夏官方。
“云院长,别来无恙。”司徒信依旧是那副儒雅中带着威严的模样,拱手见礼,“日前玄商使团之事,司徒已听闻。院长坚守大义,令人钦佩。”
“司徒大人过奖。”云尘还礼,将司徒信引入亭中,“书院立足大夏,自当谨守本分。”
双方落座,寒暄几句后,司徒信切入正题:“院长想必也清楚,玄商此番举动,意在挑拨。如今院长虽明志,但朝廷内部,对书院仍存疑虑者,不在少数。”
云尘点头:“云某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
司徒信直视云尘:“司徒此次前来,是想代表朝廷,问院长几个问题,也希望院长能给朝廷,也给天下人一个明确的交代。”
“大人请讲。”
“第一,书院所传‘心途’之道,与当今主流仙门道统迥异,朝廷想知道,此道之终极,为何?是否真如外界传言,有动摇国本之嫌?”司徒信问题犀利,直指核心。所谓动摇国本,便是质疑其是否挑战现有秩序。
云尘早已思考过这个问题,从容答道:“回道终为何?曰:明心见性,知行合一。心途非为争强斗胜,亦非为颠覆秩序,而在启迪心智,使人明辨是非,持守本心。民智开,则国本固。书院所愿,乃为这滚滚红尘,添一分清明之气,增一份向善之力。于国于民,有利无害。”
司徒信微微颔首,不置可否,继续问道:“第二,书院有教无类,汇聚三教九流,如今更得边境民心。朝廷想知道,书院日后发展,是仅限于传道授业,还是有意……聚众成势?”这个问题更为敏感,暗指是否有割据一方之野心。
云尘坦然道:“书院乃清静之地,旨在传道、授业、解惑。聚众,非我所求;成势,更非我愿。弟子来自四方,学成亦可归于四方,将所学用于乡梓,造福一方,此乃书院之幸,亦是大夏之福。若朝廷以为不妥,云某可立下规矩,限制弟子规模与去留。”
司徒信目光微闪,云尘的回答可谓滴水不漏,既表明了无意扩张势力,又点出了书院对地方的积极作用,还将限制规模的主动权交给了朝廷,姿态放得很低。
“第三,”司徒信语气放缓,但问题依旧尖锐,“院长个人,修为精深,尤擅阵法心术,未来有何打算?是终老于书院,还是……有更进一步之想?”这是在探云尘的个人野心。
云尘闻言,微微一笑,笑容中带着几分超然:“云某所求,不过一隅安宁,探索大道,传承薪火。仙途漫漫,个人修为,随缘精进即可。院长之位,亦非云某久居之所,他日若有贤能弟子可担此任,云某自当退位让贤,云游四方,追寻心中之道。”
此言一出,连了尘和李慕白都有些动容。云尘竟早已有卸任之意,其志显然不在权位。
司徒信深深看了云尘一眼,良久,缓缓道:“院长之心,司徒已知。院长之言,司徒会如实禀明朝廷。”他站起身,拱手道,“今日叨扰,告辞。望院长谨记今日之言,好自为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生绝脉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天生绝脉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