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间的桂花项链像一枚小小的烙印,日夜提醒着温窈那个荒诞却又无比真实的可能——沈砚清对她,或许并非单纯的“死对头”或“上司”。这个认知像一株疯狂滋生的藤蔓,缠绕着她的理智,让她坐立难安。她无法再像以前那样,将他的行为简单地归为刁难或补偿。每一个眼神,每一句看似冷淡的话语,甚至每一次沉默,都仿佛被赋予了新的、令人心慌意乱的含义。
她开始不自觉地观察他。观察他开会时习惯性轻敲桌面的手指,观察他凝神思考时微蹙的眉头,观察他面对难缠客户时眼底一闪而过的锐利,甚至观察他喝她泡的咖啡时,那几乎无法察觉的、细微的表情变化。
她发现自己像个可悲的侦探,拼命搜寻着一切能佐证或推翻那个猜想的蛛丝马迹。而越是观察,她就越是困惑。沈砚清依旧是那个沈砚清,冷硬、高效、难以捉摸。但偶尔,在极短暂的瞬间,当她因为一个项目难点而熬夜加班,第二天清晨他看到她眼底的青色时,会极其自然地吩咐Lily姐:“给她换杯参茶。” 当她不小心被纸张划伤手指,他会皱着眉扔过来一个创可贴,语气恶劣:“做事毛手毛脚。” 当她成功解决一个棘手问题,他从不表扬,但会在下一次分配任务时,给予她更核心的权限。
这些细微的、被包裹在坚硬外壳下的举动,像细小的针尖,一次次刺破温窈试图筑起的心理防线。那条项链,不再是单纯的饰品,而成了一把钥匙,开启了她心中一座名为“沈砚清”的、幽深而危险的迷宫。
机会来得猝不及防。集团一年一度的档案室大规模整理启动,需要从各部门抽调人手协助。由于涉及部分历史核心文件的归类,总裁办也需要派人参与。这项繁琐且耗时的工作,自然而然地落在了资历最浅的温窈头上。
档案室位于集团大厦的副楼,尘封已久,空气中弥漫着旧纸张和油墨的味道。成排高大的档案柜像沉默的巨人,守护着时光的秘密。温窈被分配整理的是近十年集团重大项目的批复件和部分已归档的人事资料。工作枯燥,却让她暂时从与沈砚清朝夕相对的紧绷中解脱出来。
她埋首于泛黄的卷宗里,按照年份和项目编号,仔细地分类、登记、录入系统。时间在指尖流淌,仿佛也染上了旧日的气息。
第三天下午,她整理到标注为“2009-2012”年的一批人事档案盒。这些盒子看起来比其他盒子更旧些,边角有些磨损。她搬下一个沉重的纸箱,打开,里面是整齐码放的员工年度评估表、岗位调动记录等。
她一份份地翻阅、登记。大部分名字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直到,她拿起一份略显不同的文件夹。文件夹的标签上,用工整的钢笔字写着“实习生评估 - 项目部”。日期是十一年前。
她的心跳莫名快了半拍。鬼使神差地,她翻开了文件夹。
里面是几张已经微微泛黄的评估表格。当她的目光落在其中一张表格的右上角,粘贴着的一寸照片上时,呼吸骤然停止!
照片上是一个青涩的少年,穿着干净的白衬衫,眉眼尚未完全长开,但已能看出日后冷峻的轮廓,眼神带着几分属于那个年纪的、刻意装出来的沉稳和不驯。
是沈砚清。十六七岁的沈砚清。
温窈的手指微微颤抖。她迅速看向评估人签字栏——是她父亲,温明远的签名。评估时间是十一年前的暑假。所以,沈砚清高中时期,曾在温氏集团项目部实习过?她竟然完全不知道这件事!那个时候,他们还在读同一所高中,每天在校园里碰面,不是冷嘲热讽就是视而不见。他居然在她家的公司实习过?
她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继续看评估内容。她父亲的评语写得客观而严谨,肯定了沈砚清的聪慧和领悟力,但也指出了他性格过于尖锐、团队协作有待加强等问题。总体评价是“潜力巨大,需多加磨砺”。很中肯的评价。
然而,吸引温窈目光的,是评估表下方,用另一种颜色的墨水、略显潦草地添加的一行小字,笔迹锐利,是属于少年沈砚清的:
【项目数据核对有误,已修正。源头在第三组,建议核查。温总过于信任老人,易被蒙蔽。】
这行字,像一道闪电,劈开了温窈记忆的某个角落!她猛地想起,大概就是那个暑假,父亲公司确实发生过一次不大不小的风波,一个资深项目组在数据上做了手脚,差点导致公司蒙受不小损失,后来是被及时发现并纠正了。父亲当时还感慨,说差点看走了眼。难道……那次事件的发现者,是沈砚清?他私下提醒了父亲?可他当时只是个实习生!而且,他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两家在商业上并非盟友,甚至存在竞争关系。他完全可以冷眼旁观,甚至落井下石。
她迫不及待地翻找同期的其他文件。在一个标注着“项目部 - 异常报告(非正式)”的旧信封里,她找到了几张手写的纸条复印件,字迹与评估表上的附加留言一致,是沈砚清的笔迹。内容都是关于一些流程漏洞、数据疑点的提醒,语气直接,甚至有些尖锐,但每一条都切中要害。这些纸条,显然并没有通过正式渠道提交,而是以一种更隐秘的方式,送到了她父亲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青梅煮酒,沈先生请接招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青梅煮酒,沈先生请接招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