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诩话音落下,大帐之内,原本昂扬的战意瞬间凝固。
众将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困惑。
张飞那双豹眼瞪得溜圆,他性子最急,第一个按捺不住,扯着嗓子嚷嚷起来。
“军师,嘛玩意儿螳螂黄雀的?”
他蒲扇般的大手一挥,指向沙盘上袁军主力的位置。
“袁绍那厮的老底子就在博陆,离咱们不过百里地!不打他,打谁去?”
“就是啊军师,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一战就能定河北了!”
其余将领也纷纷附和,显然都不理解贾诩为何在这种时候打起哑谜。
刘景抬手,示意众人稍安勿躁。
他的目光始终落在贾诩身上,带着一丝了然的笑意。
“文和,看来你是早有定计了。”
贾诩微微欠身,那张总是挂着淡然笑容的脸上,此刻多了一抹深邃的意味。
他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缓步走到巨大的沙盘前。
帐内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他的动作而移动。
贾诩的手指,轻轻点在代表袁军主力的那片红色旗帜上。
“颜良、鞠义,确实是河北名将。袁绍最后的六万精锐,也确实都在这里。”
他的声音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但诸位想过没有,袁绍已是强弩之末,兵力、士气、粮草,哪一样能与我军相比?”
“他凭什么,又敢于何地,与我八万大军堂堂正正地决一死战?”
此言一出,帐内瞬间安静下来。
是啊。
袁绍疯了吗?
以卵击石,他图什么?
贾诩的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弧度。
“所以,这只所谓的‘螳螂’,不过是袁本初摆在明面上的诱饵罢了。”
“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我们所有人的目光,将我军主力死死地钉在河间正面战场。”
说着,他的手指离开了河间,在沙盘上划过一道诡异而狭长的弧线,越过巍峨的太行山脉,最终重重地落在了中山郡的腹地。
一个不起眼的标记点上。
“真正的杀招,在这里。”
“这,才是他想捕的那只‘蝉’!”
众将顺着他的手指看去,脸色齐齐一变。
那里,是中山郡的囤粮基地!
是北路八万大军的命脉所在!
贾诩抬起头,环视着一张张由困惑转为震惊的脸,缓缓开口。
“我笑那袁本初无谋,许子远少智。”
“他们认定,我军战线漫长,后方空虚。只要一把火烧了中山的粮草,我八万大军便会不战自乱。”
“为此,他们必定会派出一支精锐轻骑,效仿韩信暗度陈仓,从太行山小道奇袭而来。”
“好一个异想天开的毒计。”
大帐内,死一般的寂静。
只有火把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
所有人都被贾诩这番话给震住了。
如果真如军师所言,那后果……
一想到八万大军断粮的场景,不少将领的额头都渗出了冷汗。
高顺眉头紧锁,沉声问道。
“军师,此事当真?若真如此,我军危矣!”
贾诩却不以为意地轻笑一声,他转身,对着主位上的刘景长长一揖。
“主公。”
“鱼儿,已经咬钩了。”
刘景含笑点头,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贾诩直起身,声音里透着一股运筹帷幄的绝对自信。
“从决定与袁绍决战的那一刻起,诩便在想,若是将袁本初逼入绝境,他会如何反扑?”
“以袁绍多疑猜忌、好用奇谋的性子,再加上他麾下许攸那等喜欢剑走偏锋的谋士,袭击粮道,是他们最有可能,也是唯一能选择的翻盘之法。”
“所以,我便请主公配合,演了这么一出戏。”
贾诩的目光扫过众人,一字一顿地揭开了谜底。
“中山郡的那个粮仓,从一开始,就是个为他们精心准备的巨大陷阱!”
“早在半月之前,真正的大军粮秣,便已通过主公建立的漕运体系,利用新式漕船与车船,分批次秘密转移到了常山大营,并由亲兵重兵看守!”
“万无一失!”
什么?!
众将闻言,如遭雷击,一个个目瞪口呆。
他们感觉自己的脑子完全不够用了。
每日里看着一车车粮草运进中山大营,原来都是假的?
那粮袋里装的是什么?
贾诩似乎看穿了他们的心思,悠然道。
“粮袋里装的,不是米,而是早已备好的沙土和干草。”
“至于搭建营寨的所有木料,也都按照我的吩咐,用桐油和硫磺反复浸泡过。”
“只要一颗火星,便可让方圆十里,化为一片火海!”
“嘶——”
倒吸凉气的声音,在帐内此起彼伏。
所有人都用一种看怪物的眼神看着贾诩。
他们以为自己已经站在了第一层,思考着如何正面击溃敌人。
没想到,他们的军师,早已站在了云端之上,连敌人会如何垂死挣扎,以及如何将计就计,都算计得明明白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