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满殿哗然!
“什么?”
“蔡邕?那个依附董卓的蔡邕?”
“大将军是不是搞错了!此人乃董卓党羽,怎可为九卿之首!”
刚刚还一片死寂的德阳殿,瞬间像是被投入了巨石的池塘,议论声嗡嗡作响。
站在百官之首的司徒王允,那张刚刚恢复了些许血色的脸,再一次变得惨白。
他再也忍不住了,猛地出列,躬身道:“大将军,万万不可!”
王允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既有愤怒,也有不解。
“蔡邕此人,虽有薄名,却无士人风骨!董卓篡逆之时,他欣然受其征辟,官至左中郎将,与国贼同朝为官,此乃助纣为虐!”
“如今大将军拨乱反正,朝堂气象一新,若用此等依附国贼之人为太常,岂不令天下忠义之士寒心?!”
“请大将军三思!”
“臣附议!蔡邕德不配位!”
“请大将军收回成命!”
立刻有几名与王允交好的老臣站了出来,纷纷附和。
他们看向刘景的眼神,充满了“你怎能如此糊涂”的痛心疾首。
刘景站在丹墀之下,冷眼看着这一切,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直到殿内的反对声渐渐平息,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说完了?”
王允等人一愣。
刘景的目光从他们脸上一一扫过,那眼神冷得让他们心头发寒。
“蔡伯喈先生,乃海内大儒,天下楷模。”
“董卓以其家小性命胁迫于他,他若不从,便是满门抄斩!敢问诸位,当时谁人能救他?谁人敢救他?”
刘景的声音陡然提高,如同惊雷炸响。
“我拨乱反正,正是要正本清源!正需要蔡公这等鸿儒巨擘,来为我大汉重整礼乐,教化万民!”
他向前一步,逼视着王允。
“还是说,在王司徒眼中,只有将蔡公这样的国之瑰宝一并打杀,才算是真正的清流,才算是与董贼划清了界限?”
“我……”
王允被这番话堵得哑口无言,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冷汗。
刘景环视全场,语气森然。
“我意已决。”
“谁,还有异议?”
满堂文武,鸦雀无声。
之前还义愤填膺的官员们,此刻全都低下了头,不敢与刘景对视。
在绝对的权势面前,所谓的清议,不过是个笑话。
“宣,蔡邕,上殿。”
片刻后,一名须发皆白,身形清瘦的老者,在内侍的引领下,步履蹒跚地走进了德阳殿。
正是大儒蔡邕。
他面容憔悴,眼神中带着惶恐与不安,显然,他以为自己是来接受审判的。
一入大殿,看到满朝文武和高踞御座之上的何太后,他立刻就要下跪。
“罪臣蔡邕,拜见太后,拜见大将军……”
然而,他的膝盖还未触地,一只强有力的手臂便扶住了他。
蔡邕愕然抬头,正对上刘景那双深邃的眼眸。
刘景亲自将他扶稳,声音温和了许多。
“先生不必多礼。”
“今日请先生前来,是有一事相求。”
蔡邕彻底懵了,他呆呆地看着刘景,不知所措。
只听刘景朗声宣布:
“我欲上表太后,请蔡伯喈先生出任太常一职,总领宗庙礼仪,为天下表率!”
蔡邕的眼睛瞬间瞪大了,浑浊的眼球里充满了难以置信。
他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最好的结果也是流放乡里,永不叙用。
却怎么也想不到,等来的竟是九卿之首的重任!
巨大的反差让他一时间竟没能反应过来。
刘景看着他,郑重地一拜。
“还请先生,为国为民,不要推辞!”
“老朽……”
蔡邕嘴唇哆嗦着,两行热泪毫无征兆地滚落下来。
他猛地挣开刘景的手,对着刘景的方向,深深地拜了下去,额头重重磕在冰冷的地面上。
“老朽……何德何能,敢蒙大将军如此信重!”
“大将军不罪之恩,不弃之德,老朽粉身碎骨,亦难报答万一!”
“老朽,愿为大将军之盛世伟业,贡献这最后一点残躯!”
这一拜,是发自肺腑的感激与臣服。
刘景坦然受之,他知道,从这一刻起,这位名满天下的大儒,已经彻底归心。
“好!”
“有先生相助,何愁礼乐不兴!”
刘景扶起蔡邕,随即转身,再次宣布。
“臣,上表太后,拜我恩师,前太学院博士范升,为博士祭酒,总领太学,为我大汉选拔栋梁之才!”
此言一出,朝野再无半点异议。
尊师重道,任人唯贤。
刘景用实际行动,向天下所有读书人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王允和杨彪等人面如死灰,他们终于明白,刘景的手段和眼界,远非他们所能揣度。
这个年轻人,不仅要掌军权,更要握文柄!
他要的是整个天下的人心!
……
朝会散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