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矛撕裂了车厢,带着无匹的劲风,精准地贯穿了董卓肥硕的咽喉。
噗嗤!
矛尖透体而出,带出一股黑红的血液。
董卓布满血丝的双眼瞪得滚圆,死死盯着眼前的段煨,喉咙里发出“咯咯”的怪响,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他那身赶制出来的龙袍,瞬间被涌出的鲜血染红。
巨大的身躯在车厢内重重地抽搐了几下,便彻底失去了声息。
“董贼已死!”
段煨奋力抽出长矛,任由那具肥胖的尸体软塌塌地倒下。
他高举染血的长矛,对着周围仍在负隅顽抗的董卓亲卫,发出了振聋发聩的怒吼。
“降者不杀!”
亲卫们看着已经毙命的董卓,又看了看潮水般涌来、杀气腾腾的叛军,所有抵抗的意志瞬间瓦解。
当啷!当啷!
兵器落地的声音此起彼伏。
“把他给我拖出来!”
段煨一脚踹开车门,几名士兵冲上去,粗暴地将董卓那庞大沉重的尸体从车驾里拖拽出来,重重摔在冰冷的石板路上。
“传我命令!”
段煨环视四周,眼中燃烧着快意的火焰。
“将此獠尸身悬于闹市!割其肥肉,取其油脂,给我做成灯油,点天灯!”
“我要让三辅之地的所有百姓都看看,逆贼的下场!”
命令迅速传开。
当董卓伏诛的消息传遍嵋坞,传到长安,传遍整个三辅地区时,短暂的死寂之后,爆发出的是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无数被董卓欺压凌辱的百姓冲出家门,奔走相告,喜极而泣。
有人当街跪倒,朝着天空连连叩首,感谢苍天有眼。
有人拿出家中仅存的劣酒,洒地祭奠被西凉军残害的亲人。
整个关中,都沉浸在一场劫后余生的狂欢之中。
……
嵋坞城楼上。
华雄手按剑柄,面色铁青地看着城外黑压压的大军。
董卓的死讯,像一记重拳,打得他头晕目眩。
脚步声从身后传来。
司徒王允和太尉杨彪在几名将领的簇拥下,快步走上城头。
“华将军。”
王允的语气沉重,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董太师……已经去了。”
华雄猛地回头,双目赤红。
“王司徒,你……”
“大势已去。”
杨彪上前一步,痛心疾首地说道。
“将军,你看看城外的十万大军,再看看城内人心惶惶的士卒。董卓倒行逆施,天怒人怨,如今伏诛,乃是天意!”
“你难道还要为了一个死去的国贼,让这满城将士,给你陪葬吗?”
王允接着开口,声音铿锵有力。
“刘大将军仁德之名,天下皆知。他要讨的,只是董卓一人而已。”
“打开城门,你还是朝廷的将军,麾下的弟兄们也能保全性命,回归家人。负隅顽抗,只有城破人亡,玉石俱焚!”
“华将军,你该为自己,为手下的弟兄们,想一条活路了!”
一番话,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华雄魁梧的身躯微微颤抖。
他看着王允和杨彪坚决的眼神,又回头望向城外那如同铁桶一般,望不到边际的刘景军营。
他心中的最后一丝忠诚与挣扎,终于被现实彻底碾碎。
良久,他颓然地松开了紧握剑柄的手。
“罢了……”
华雄的声音嘶哑而疲惫。
“派人去告诉刘大将军吧。”
“就说……董卓已死,华雄愿开城,恭迎大将军入主嵋坞。”
……
刘景的中军大帐。
他正与郭嘉、贾诩二人对着嵋坞的堪舆图,推演着各种攻城方案。
“这嵋坞修得跟个铁王八一样,强攻损失太大。奉孝,文和,你们觉得,从哪下手最好?”
郭嘉指着图上一处,刚要开口。
“报!”
一名传令兵连滚带爬地冲进大帐,神情激动得无以复加。
“大将军!大喜!天大的喜事!”
刘景眉头一挑。
“什么事这么慌张?”
传令兵跪在地上,因为跑得太急,说话都有些结巴。
“董……董卓……死了!”
“什么?”
刘景、郭嘉、贾诩三人同时愣住,齐刷刷地看向传令兵。
“王司徒派来信使,说……说他们设计,让校尉段煨临阵倒戈,已经将董卓当场刺杀!尸体都挂在嵋坞街头,点天灯了!”
传令兵一口气说完,又补充道。
“信使还说,守将华雄已经答应,开城投降,恭迎大将军入城!”
帐内一片寂静。
郭嘉和贾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这……就完了?
刘景也是有些发懵。
自己这边摆开十万大军,又是神臂弩又是重骑兵,各种攻心计策都准备了好几套,结果还没等出手,对面BOSS自己就让人给秒了?
这算什么?
躺赢局?
他很快回过神来,心中并无多少计策落空的遗憾,反而是一种冷峻的平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