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二年,秋。
常山郡,元氏太守府。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钉在那个冲进来的文吏身上。
文吏一个激灵,挣扎着爬起来,将账簿高高举过头顶。
“府……府君!”
一名亲卫快步上前,接过账簿,呈递给刘景。
刘景接过,翻开。
他的目光在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上扫过。
即使是他,早已预料到结果,此刻呼吸也不由得为之一滞。
那名文吏终于缓过一口气,用尽全身力气,扯着嘶哑的嗓子。
“禀府君!禀诸位将军、大人!”
“全郡七十万亩加上新垦荒的二十万亩共计九十万亩官田,今秋收获神粟,经各县乡反复核算,平均亩产为……”
他顿了一下,似乎在积蓄最后的力量。
“九石五斗!”
“扣除按约定分给佃农的一石五斗,官府粮仓,总计入库……”
“七百二十万石!”
“轰!”
整个议事厅,仿佛被投下了一枚看不见的炸弹,瞬间炸开了锅!
七百二十万石!
这个数字,像一柄无形的巨锤,狠狠砸在每一个人的心脏上。
“什么?!”
沮授猛地站起,一把从刘景手中夺过账簿,双眼瞪得如同铜铃,死死盯着上面的数字,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一个字地念着。
“亩产九石五斗……总入库七百二十万石……这……这不可能……绝不可能!”
他的大脑一片空白,作为大汉顶尖的谋士,他平生所学的一切常识,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
贾诩一直微眯着的双眼,此刻也豁然睁开。
他没有去看账簿,而是死死地盯着刘景,那眼神里,震撼、惊骇、狂热,最终都化为一种深不见底的敬畏。
这位主公,究竟还藏着多少神鬼莫测的手段!
“哈哈哈哈!”
张飞豹眼圆睁,一拍大腿,狂笑起来。
“七百二十万石!俺的个乖乖!这是多少粮食!大哥!这下咱们发了!彻底发了!”
关羽抚着长髯的手,微微颤抖,那双丹凤眼开合之间,是难以抑制的激动。
高顺和赵云,同样是满脸的震撼与狂喜。
他们是武将,他们想的更直接!
这么多粮食,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四万大军的军饷、粮秣,稳如泰山!
意味着他们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为主公征战天下!
沮授颤抖着手,一遍又一遍地计算着。
“以我常山军如今的耗用,四万大军。”
“七百二十万石……足足可以支撑我四万大军……近十年!”
整个大汉,谁有如此恐怖的家底?
“不止如此。”
那名文吏激动地补充道。
“百姓们的私田,同样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家家户户,仓禀充实,再无饥馑之忧!”
刘景缓缓站起身,环视着一张张因为狂喜而扭曲的脸,声音沉稳而有力。
“传我将令!”
“自今日起,常山郡,免除今年所有田租赋税!”
“另,免全郡人头税一年!”
此令一出,满堂皆静。
随即,是更猛烈的狂潮!
“主公仁德!”
贾诩与沮授对视一眼,同时躬身下拜,心悦诚服!
此举,不止是收买人心那么简单。
这是在告诉全天下的百姓,跟着他刘景,不仅能吃饱饭,还能活得有尊严!
消息传出,整个常山郡彻底化作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无数百姓冲出家门,奔走相告,喜悦的哭喊声响彻云霄。
无数人自发地聚集在乡亭,朝着元氏城的方向,一遍又一遍地叩首。
更有甚者,家家户户,都为刘景立起了长生牌位,日夜焚香,祈求这位给他们带来新生的府君,万寿无疆!
刘景的民望,在这一刻,已经超越了敬畏,化为了近乎狂热的信仰。
与此同时,在元氏城外新建的村落里。
三十余万黄巾军的家眷,看着自家院子里堆积如山的金黄粟米,抱着自己的孩子,放声大哭。
他们分到了土地。
他们亲手种下了种子。
他们亲眼见证了神迹般的丰收。
刘景当初许诺的一切,不仅全部兑现,甚至远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这片土地,是他们的家了!
从此以后,谁敢与府君为敌,就是与他们一百二十万常山军民为敌!
刘景的核心团队,此刻正站在城外的工业区。
在他们面前,是两座巨大的仓库。
一座仓库里,堆满了十五万亩官田产的如同雪山般的棉花。
另一座仓库里,则是十五万亩官田产的,足够支撑起一个超大型马场一年消耗的苜蓿草料。
纺织厂的织机已经就位,马场的棚圈空旷而巨大。
万事俱备。
刘景背负双手,站在那堆积如山的粮仓前,秋风吹动他的衣袍,猎猎作响。
他转过身,看着自己最信任的班底,豪气干云地开口。
“从今天起,粮食,就是我们最强的武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