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长安才三天,麻烦就找上门了。
双叉岭的林子密得像筛子,太阳刚偏西,就有一群蒙面劫匪从树后跳出来,手里举着刀:“此山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
唐僧坐在马上,心里咯噔一下——他刚让沙僧把2500两银子分成了两包,一包1000两随身带,一包1500两让随从绑在行李里。这会随从吓得腿都软了,行李扔在地上,正好露出了装银子的布包。
“呔!找死!”悟空眼疾手快,金箍棒一甩就砸倒了两个劫匪。可劫匪人多,有几个趁乱扑向行李,拽着布包就往林子里跑。八戒也急了,扛着钉耙追上去:“别跑!那是咱的馒头钱!”
混乱中,一个劫匪一刀砍向随从,鲜血溅了唐僧一身。另一个劫匪则点燃了行李里的绫罗绸缎,火舌瞬间舔到了装银子的布包——1500两银子,眼看着就要被烧没了。
“师父,俺去追!”悟空刚要腾云,却被唐僧拽住了袖子。
“别追了。”唐僧的声音有点发颤,但眼神很稳,他指着燃烧的行李,“银子烧了就烧了,随从…也救不活了。现在追上去,要么把劫匪打死,要么被他们缠上——咱们是取经的,不是来结仇的。更重要的是,通关文牒没丢,御马没伤,这才是核心资产。”
悟空瞪圆了眼睛:“1500两啊!那是咱们一半的经费!就这么算了?”
“不算,是‘止损’。”唐僧跳下马,捡起没被烧到的通关文牒,小心翼翼地拂掉灰,“你想,咱们追进林子,至少要耽误一天,今晚就得在山里过夜,万一再遇着妖怪,连防身的力气都没了。现在咱们手里还有1000两,先去前面的泾河驿站,用通关文牒‘借’点东西,比追银子划算。”
八戒喘着气跑回来,手里只攥着半块被烧黑的银子:“师父,就抢回这点…这可咋整啊?”
“走,去驿站。”唐僧翻身上马,御马受惊般嘶鸣了一声,他轻轻拍了拍马背,“放心,有这张通关文牒,咱们饿不着。”
泾河驿站在双叉岭山口,是大唐边境的官方驿站,专门接待过往官员和商队。驿丞见唐僧穿着僧袍,还带着两个模样怪异的徒弟,本来不想搭理,可当唐僧掏出通关文牒,指着上面的户部印时,驿丞的脸瞬间变了。
“原…原来是大唐取经的圣僧!”驿丞赶紧作揖,“快请进,快请进!只是小驿简陋,没什么好招待的…”
“驿丞不必客气。”唐僧坐下来,直接开门见山,“贫僧刚才在双叉岭遇劫,行李和部分经费被烧了。现在有两件事想麻烦你:第一,借两匹驿马,咱们的御马不够拉行李;第二,安排三间房,再准备两石干粮,费用记账上——回头让大唐户部给你结算。”
驿丞的脸有点为难:“圣僧,这驿马是官方用的,干粮也是定量的…记账可以,但户部那边要是不认咋办?”
“你看这通关文牒。”唐僧把文牒递过去,指着上面的字,“‘持此牒者,可向沿途官方机构申请物资补给,费用由大唐国库后续结算’——这是陛下御批的,盖了户部印。你要是不放心,我给你写张‘借条’,注明借马两匹、干粮两石,回京后我亲自去户部帮你核销。”
这话一出,驿丞彻底放心了。大唐户部的信誉,比银子还硬——要是能搭上取经圣僧的线,以后说不定还能从户部多领点驿站经费。他赶紧吩咐人牵马、备干粮,还额外给了唐僧五十文钱:“圣僧,这是小的一点心意,路上买碗水喝。”
八戒见驿丞这么爽快,凑到唐僧耳边小声说:“师父,咱这算不算‘空手套白狼’啊?”
“算‘信用借贷’。”唐僧接过干粮袋,递给沙僧记账,“咱们用大唐的信用当‘抵押物’,向驿站借物资,以后再用国库的钱还——这是官方项目的常规操作,比你去抢银子合规多了。”
悟空蹲在驿站门口,看着两匹新牵来的驿马,挠了挠头:“师父,俺算看明白了,你这通关文牒,比俺的金箍棒还管用——金箍棒只能打妖怪,这文牒能换马换粮!”
“你说对了一半。”唐僧笑着翻身上马,“这文牒是‘信用凭证’,但也得咱们守规矩——要是咱们真像劫匪一样抢东西,这文牒就成了废纸。走,下一站去巩州城,咱们用这文牒,再‘换’点通关的银子。”
夕阳把师徒四人的影子拉得很长,两匹驿马驮着干粮和行李,踩在尘土飞扬的路上。沙僧低头记着账:“借驿马两匹(估值100两),借干粮两石(估值20两),收到驿丞馈赠50文…支出项:无。”
唐僧回头看了一眼双叉岭的方向,心里没有惋惜——1500两银子烧了,但他们保住了核心信用,还借到了急需的物资。这取经路的“搞钱”第一课,算是及格了。
只是他没想到,下一站巩州城,等着他们的不是顺利通关,而是一场“通关税”的博弈——巩州刺史要收“过境费”,开口就要200两银子,而他们手里,只剩950两了。
喜欢搞钱传奇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搞钱传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