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光刚亮,宫门开启的声响传进紫宸殿时,沈知微正站在案前批阅军报。她放下笔,指尖轻轻摩挲耳坠,系统提示今日第一次使用已准备就绪。
昨夜菜市口那一刀落下后,京城终于安静了。可她知道,真正的风暴才刚开始。
一名内侍快步进来,跪地禀报:“西北急报,贺兰烈残部聚众五万,打出‘真龙复位’旗号,已攻下三座边城。”
沈知微抬眼,目光扫过殿外长廊。风卷着灰土吹进来,她没有躲。片刻后,她开口:“召集群臣,半个时辰后乾元殿议事。”
消息传开不过一炷香时间,文武百官陆续入殿。沈知微坐在偏位,手握监国印,神色未动。直到殿外传来沉重脚步声,裴砚一身玄甲踏入大殿,身后跟着八百禁军,铠甲齐整,杀气未散。
他站定在龙阶之上,声音不高,却压住了所有低语:“朕亲征西北,三日内启程。京中事务,由皇后全权处置。”
有人当即出列。礼部左侍郎周崇文拱手道:“陛下亲临前线固然是将士之幸,但储位未定,若战事拖延,恐生变故。依臣之见,三皇子聪慧仁厚,不如暂立为太子,以安天下人心。”
沈知微垂眸,指尖轻触耳坠。三秒倒计时启动。
【三日后就是最后机会,只要皇上战死,谁能拦我扶幼主登基】
她收回手,面上不动分毫。
裴砚冷笑一声:“储君之事,朕自有安排。你越界了。”
周崇文低头退下,袖中手指攥紧。
沈知微起身,走到殿中。“既然有人疑心朝局不稳,那本宫今日就把话说明白。”她抬手,女官捧上黄绸密匣,“这是陛下亲笔遗诏,朱砂封印,未曾开启。若有质疑者,现在便可查验。”
几位老臣上前查看印信,确认无误后退回原位。
沈知微当众打开诏书,朗声道:“若朕有不测,皇长子继位,诸将护持,百官辅佐,违令者,以谋逆论处。”
话音落,殿内一片寂静。
兵部尚书试探着问:“皇后此举……是否太过仓促?长子年岁尚轻,又少言寡语,未必能服众。”
“服不服众,不是靠嘴说的。”沈知微转身,“带太子进来。”
皇长子穿着青袍走入大殿,向裴砚行礼,再向群臣作揖,动作沉稳,毫无怯意。
沈知微看着他,语气平静:“你背一遍《帝王策》第一章。”
少年点头,开口诵读。声音清亮,字句清晰,一句未错。
“十岁起每日晨读,三年未曾中断。”沈知微环视众人,“你们说他木讷,可曾见过他读书?说他无才,可曾听他讲过一句话?”
无人应答。
周崇文咬牙,再次开口:“即便如此,立储乃是国之根本,岂能凭一纸遗诏、一段经文就定乾坤?还请陛下三思!”
裴砚盯着他,眼神冷了下来。
沈知微却笑了。她走到周崇文面前,声音很轻:“你说得对。遗诏可以伪造,经文可以背熟。那我们来问问更直接的——你为何如此急着立三皇子?”
周崇文脸色微变:“臣只为江山社稷考虑。”
“是吗?”她逼近一步,“那你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
耳坠微凉,系统再度启动。
【只要裴砚死在西北,我就联合宗室封锁消息,先把小皇子推上去……沈知微一个女人,翻不起大浪】
三秒结束。
沈知微退后半步,转向裴砚:“陛下,此人暗通李氏旧党,私藏兵符三枚,藏于府中佛龛之下。昨夜还有密信送往城南别院,收件人是前兵部主事的遗孀——那位主事,正好是粮草劫案最后一环。”
群臣哗然。
裴砚挥袖:“禁军即刻搜查周府,带回兵符与信件。”
不到两个时辰,证据呈上大殿。兵符确凿,信件字迹清晰,提到“时机将至,请速联络旧部”。
裴砚当众下令:“周崇文革职查办,押入天牢,候审定罪。其余涉案人员,一律彻查。”
殿内再无人敢言。
裴砚看向沈知微:“你早就知道他会跳出来?”
“他忍得太久。”她说,“李氏死后,他一直在等一个乱局。昨日斩了沈清瑶,今日西北起兵,明日陛下出征——每一步都在推他出手。我不做点什么,反而显得奇怪。”
裴砚沉默片刻,忽然笑了:“朕的皇后,比朕更会当帝王。”
沈知微没回应。她只是将监国印重新放回案上,动作平稳。
第二日清晨,裴砚率大军离京。出征前,他在宫门前停下,回头看她一眼:“等我回来。”
她点头。
风很大,吹起她的裙角,也吹散了送行队伍的旗帜。她站在台阶最高处,目送玄甲军队远去,直到最后一匹马消失在尘烟里。
第三日午后,快马入城。
士兵滚落下马,跪在乾元殿前:“启禀皇后,陛下大破敌军主力,斩首两万,贺兰烈重伤逃遁,西北三城已收复!”
满殿欢呼。
沈知微只问了一句:“陛下何时归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读心皇后:庶女逆袭凤鸣九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