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韫笙已没有了方才的慈爱“说下去!
“我看着昭王李允贤品行端正、勤奋好学、心怀天下苍生,颇有明君之风范。
崔韫笙重重的摔了茶盏“谁逼你的?
“没人逼我,驸马这一仗要是赢不了,谁作为筹码?儿臣还是儿臣的女儿?自古以来无论男人在什么地方犯了错,都是女人顶罪,儿臣要为我的女儿砍掉一切的荆棘,叶妙音说了我只需为她进言,我的女儿便是未来的太孙妃。
李芷宁跪在地上,看着她最爱的母亲。
“太孙妃?何为太孙?
李芷宁答道“回母后,李承鄞。
崔韫笙用力回想李承鄞是谁?
“李承鄞是叶氏的次子。
“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允贤能不能得陛下青眼还尚且不知,莫非你想让本宫去劝你父皇?
李芷宁拽着她的裙摆“母后,父皇一向爱您,而且您救的是您的亲外孙啊。
崔韫笙摆摆手“罢了,先起来,你先回去歇着,本宫思虑再三再做决定。
“儿臣告退。
崔韫笙“来人!
容霜答道“奴婢在。
“容霜,你的学识才情也是甚好的,你说此事你如何想?本宫已经家破人亡一次了,不想再失去女儿和外孙。
容霜笑吟吟地说“娘娘,奴婢觉得你谏言没有什么不对,陛下也问过您,您多年来治理后宫有方,慈爱公正,您是昭王的嫡母,陛下定会采纳的,而且昭王多年一心为国,素来勤勉,陛下说不定正有此意。
崔韫笙拍拍她的手“本宫也知道,那叶氏背后是高明远,高明远是皇上的肱骨之臣。
“那娘娘顺水推舟罢!
“还是你啊,罢了备上些许银耳汤,一会去勤政殿。
崔韫笙俯首看着桌上逐渐发黄的书页,仿佛还能摸到文字的温度。
是崔怀安给幼时的崔韫笙写的《忠臣论》
【古往今来,忠臣之论,众说纷纭,然究其实质,忠臣者,乃以其志、其行、其德而昭彰于史册,留名于千古。忠之为志,首在一心向国,一心向君。此国非仅指江山社稷之疆域,亦为其承载之文明、其蕴含之精神、其养育之苍生。君者,或为帝王,或为领袖,或为所应忠诚之对象。忠臣以其忠诚之志,不论风云如何变幻,局势如何跌宕,皆坚守其信念,不动如山】
“父亲,对不起”
她先为母亲,再为皇后。
“娘娘,汤羹备好了,轿撵在宫外候着了。
崔韫笙拂上手道“走吧。
勤政殿深处奏折堆积如山,宛如一座沉重的文山,压得整个宫殿都仿佛透不过气来。
赵东良“皇上,皇后娘娘驾到!
“传。
崔韫笙拿着帕子轻轻行礼“臣妾请皇上圣安。
李萧玄扶她起来,握住她的手“笙儿,怎么这时候来了?
随即指了指桌上的奏折“你看看,请安折子就有那么多,这可如何是好。
崔韫笙笑吟吟地说“大臣们为国事忧心,乃臣子本分”随即打开食盒,摆在他面前“皇上,这是您素日爱的燕窝雪梨羹,您为国事烦忧,最是辛苦,快尝尝鲜。
晶莹剔透的银耳,宛如雪花般纯净。
李萧玄拿起琉璃碗,盛一勺汤在鼻息之间闻了闻“香甜可口,还是你的手艺好。
汤汁的甘甜,恰到好处地融合了银耳的清香,香气袅袅,弥漫在古朴的房间中。
崔韫笙看着逐渐见底的琉璃碗,暗暗的笑了笑“皇上,可尽兴?
“你啊,最让朕舒心,从前你就是这样,惯会伺候人的。
崔韫笙欠了欠身“陛下政务繁忙,臣妾不多打扰,臣妾告退。
好
她莲步轻移,离开勤政殿的那一刻,那华美的裙摆如同潋滟的水波,随着她的步伐轻轻摇曳。
容霜刚要开口,她用修长的手指止住了想要说话的嘴“嘘,帝王之心,深不可测,要慢慢来。
随着她高傲的步伐她头上的珠翠头饰亦随之微微晃动。灵动而优雅,恰似繁星点点。
“你去宫门口,送一碗给宁儿,让她注意身体。
是
容霜快速跑到城门口,拦住了李芷宁的轿子,说道“公主殿下!
李芷宁掀开车帘,四周看了看,轻皱眉道“何事?
“皇后娘娘给您的银耳汤。
李芷宁笑着说“姑姑辛苦,收下吧。
说罢,侍女便走下阶来接过食盒,并从腰间取出一腚银子。
“姑姑懂得。
李芷宁是长公主自然不缺银两,但也只有多加赏赐,奴才们才能听话。
“劳烦姑姑。
容霜笑吟吟地作揖,毕竟谁会不喜欢银子呢?
“公主殿下,还去买糕点吗?
李芷宁把手搭在轿子里的檀木桌上“自然去。
临近夏日,澧朝的上京也是热闹非凡,街道上,行人匆匆,有肩挑担子的货郎,也有大声吆喝为求生计的小贩,当然也有衣着朴素的百姓。
孩童们在人群中穿梭嬉戏,偶尔会因为一颗糖葫芦而驻足。
“上好的香粉,快来看一看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东宫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东宫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