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1 月 13 日 23:00,新元市的雪愈发细密。双层真空玻璃外,雪花黏在窗棂上凝成冰花,将欧式建筑群落的尖顶轮廓勾勒得愈发朦胧。室内地暖维持着 24℃的恒温,江心怡侧身蜷在灰银杏叶真丝薄被里,右手的纱布在暖黄夜灯下泛着珍珠般的光泽。她指尖轻轻摩挲着手机录音键,屏幕微光映出睫毛在眼下投出的扇形阴影 —— 这个动作已经持续了近十分钟,却始终没舍得按下暂停。
林宇靠在床头,背后两层荞麦枕将他的脊背撑得笔直。左臂石膏固定的位置传来隐约的钝痛,但他的注意力全在膝头摊开的皮质笔记本上。泛黄的纸页间夹着一张褪色的交割单,边缘被反复摩挲得发毛,那是他 2018 年用信用卡套现炒股的 “战绩”:买入价 18.7 元的某科技股,最终以 6.3 元割肉离场,亏损金额 元的数字被红笔圈了又圈。
在那个午后的课堂上,郑教授继续给大家讲着课。
“郑教授,我记得曾经看过一篇报道,就是说鹰国有一个知名的机构就非常擅长使用杠杆来赚取财富呀,而且还赚得盆满钵满的,您怎么说绝不能使用杠杆呢?” 后排传来男生略显颤抖的声音。林宇抬头望去,提问者是坐在倒数第二排的赵阳,这个总爱穿 oversize 卫衣的男生此刻正攥着钢笔,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郑教授推了推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在教室里缓缓扫过。讲台下三十多张面孔各有神情:前排的张昊低头盯着桌面,耳尖泛红 —— 他上周刚在配资平台注册了账号;靠窗的李娜咬着嘴唇,指尖在笔记本上反复划着同一道线;王磊的手机屏幕突然亮起,又迅速熄灭,应该是卸载配资 APP 的提示。
“你说这个知名机构是不是叫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 郑教授的声音带着岁月沉淀的沙哑。赵阳猛地抬头,卫衣帽子滑落露出后颈的青春痘。教授从讲台抽屉里取出一份泛黄的财经杂志,封面标题《华尔街 “梦幻团队” 的崩塌》格外刺眼,“1998 年,这家由诺贝尔奖得主和美联储前官员组成的对冲基金,用 60 倍杠杆豪赌债券利差。起初确实赚得盆满钵满,直到熊国国债违约引发流动性危机 —— 他们的模型算尽了历史数据,却算不到人性的恐慌。”
教室后排传来倒吸冷气的声音。林宇记得,当时郑教授在黑板上画了幅曲线图:横坐标是时间,纵坐标是杠杆率,曲线从 1994 年的 22 亿美元本金飙升至 1998 年的 3250 亿美元资产,却在三个月内暴跌 90%。
“他们破产时,整个华尔街都在颤抖。” 教授的声音突然低沉,“因为他们的亏损像癌细胞一样扩散,连瑞银、美林这些巨头都被拖入深渊。”
江心怡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被角,纱布边缘蹭到下巴。林宇注意到她的眉头微微蹙起,关切的问道:“你的手还没好,要小心点”。
江心怡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没事儿,轻声问,声音里带着难以察觉的颤抖:“后来呢?”
“后来?” 林宇的拇指摩挲着笔记本上的烫金纹路,“美联储紧急召集 14 家银行注资 36 亿美元才勉强止血。但 LTCM 的故事还没完 ——2008 年金融危机时,他们的操盘手又用同样的杠杆策略做空次级债,结果再次爆仓。”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天花上,“这就是杠杆的可怕之处:它能让你在顺风顺水时飞上天,也能在逆风时把你摔得粉身碎骨。”
教室里,郑教授的声音仍在继续:“当时你们有一位学习成绩非常优异而且非常聪明的学长也有人和你刚才的想法是一致的。” 他从讲台下拿出一个牛皮纸袋,里面装着某公司的讣告复印件,“他 2015 年用十倍杠杆炒创业板,三个月翻了四倍。尝到甜头后他把婚房抵押,将杠杆加到十五倍。结果 2015 年 6 月股灾,他持有的三只股票连续七个跌停 ——” 教授的喉结滚动了一下,“最后被强制平仓时,他账户里只剩 87 元。”
赵阳的钢笔突然折断,墨水滴在课桌上晕开深色的花。前排有女生捂住嘴,后排传来压抑的抽泣声。林宇清楚地记得,当时教室墙上的挂钟秒针走动声格外清晰,每一声都像重锤敲在众人心上。郑教授摘下眼镜,用袖口擦拭镜片的动作缓慢而沉重:“他母亲后来找到我,说他临走前把手机壁纸换成了《证券投资学》扉页,上面写着‘老师,我终于懂了’。”
江心怡的指尖悬在录音键上方,最终轻轻按了暂停。手机屏幕暗下去的瞬间,她看见林宇鬓角的白发在夜灯下泛着银光 —— 那是四年前他爆仓后开始出现的。“所以规定二是铁律。” 林宇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杠杆不是工具,是毒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白丁到人生赢家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从白丁到人生赢家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