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屡闻有言,寒门之士,德行难考,乡论难凭,似有先天不足之嫌。”谢道韫目光扫过周闵,语气平静却暗藏锋芒,“然,纵观史册,岂其然乎?”
她微微昂首,朗声列举,每一个名字都重若千钧:
“**陶士行(陶侃)**,出身寒微,初为县吏,然其忠勤吏职,励志勤力,终成朝廷柱石,都督八州,功盖一时,其德其才,谁人可否?”
“**卞望之(卞壶)**,起自州郡,以礼法自持,刚正不阿,危难之际,以身殉国,谥曰‘忠贞’,其节其操,岂因门第而减色?”
“**诸葛武侯**,若非刘先主三顾茅庐,亦不过南阳一耕夫耳!然其匡扶汉室,鞠躬尽瘁,智绝千古,其忠其智,可曾因出身而蒙尘?”
“即便本朝,**应詹应思远**,亦非高门,然其平定叛乱,治理地方,文武兼资,忠勇双全,朝廷倚为干城,百姓颂其德政!此皆青史昭昭,明载于册!”
她每说一个名字,堂内许多人的脸色就变化一分。这些皆是历史上赫赫有名、德行功业无可指摘的寒门名臣,是任何人都无法否认的存在!
谢道韫最后总结,声音陡然提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度:“可见,英雄不问出处,贤才岂论门庭?寒微之中,未必没有国士!高门之内,亦非尽是英才!当今之世,胡尘未靖,国步艰难,正当**唯才是举**,破格用人!若只因门户之见,便对寒门才俊之德行妄加猜疑,对其卓绝之才学视而不见,甚至刻意打压——岂非自毁栋梁,徒令亲者痛而仇者快?岂是真正的为国选材之道?!岂对得起列祖列宗创业之艰,又岂对得起北地翘首以盼之王师?!”
这一番话,引经据典,气势磅礴,既有历史厚度,又有现实关怀,更是站在了国家利益与道德正义的制高点!其力度、其格局,远超之前任何辩论!
话音落下,满堂死寂!
所有人都被谢道韫这突如其来的、石破天惊的发言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顾雍怔怔地看着珠帘后那个模糊却无比坚定的身影,眼中充满了复杂的震惊与欣赏。
周闵彻底傻眼了,脸色灰败,嘴唇哆嗦着,一个字也说不出来。谢家才女亲自下场,以如此雄辩的方式为陆昶、乃至所有寒门士子张目,他还能说什么?再纠缠下去,就是与整个谢氏、与历史公论、乃至与“为国求贤”的大义为敌!
王坦之如遭雷击,呆立当场。
寒门士子们则激动得浑身颤抖,许多人热泪盈眶!谢道韫的话,说出了他们积压已久的心声,为他们找回了尊严与希望!
珠帘之后,其他贵女们早已惊得花容失色,一个个用手掩着嘴,看着谢道韫,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她。王璎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震撼,她忽然觉得自己往日那些品评才俊、争强好胜的心思,在谢道韫这番胸怀天下的言论面前,显得那般幼稚可笑。
而谢道韫,在说完这番话后,仿佛耗尽了所有力气,身体微微晃了一下,但依旧强撑着保持着挺立的姿态。她知道此举极为冒险,但此时此刻,她无悔。
也就在这片极致的寂静与震撼中——
堂外,又一辆标志着“陈郡谢府”的马车悄然抵达。一名谢府管事模样的中年人,手持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紫檀木小匣,步履沉稳地走入堂中,对着顾雍方向躬身道:
“禀顾公,我家安石公命小人送来一物,言道或于今日品评有所助益。”
喜欢东晋风华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东晋风华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