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点,微讯热搜榜的热度还在攀升,#陆砚辞 抄袭# 已窜至第十二位。林浩团队见初步造势成功,立刻加大投入,像按下了某种“攻击开关”——成千上万被雇佣的水军,如同过境的蝗虫,带着统一的话术模板,涌进各大社交平台的角落,所到之处,满是恶意的刷屏。
启点中文网《凡人寻仙录》的书评区首当其冲。这本陆砚辞早年的作品,本是书迷们讨论剧情、交流感悟的净土,此刻却被水军的评论彻底淹没。每分钟都有数十条重复留言刷新:“原来早就是抄袭惯犯了,难怪新书敢抄《苍穹战神》”“抄袭狗写的书也有人看?读者眼睛瞎了?”“支持原创,抵制文贼陆砚辞,建议平台下架所有作品”。正常读者的讨论帖刚发出去,就被水军的恶意评论顶到首页底部,有老书迷试图辩解“《凡人寻仙录》比《苍穹战神》早出版五年”,却立刻被十几条“洗地狗”“收了钱吧”的评论围攻,连带着个人主页都被私信轰炸,满是不堪入目的辱骂。
闻声音乐平台上,张捷的《麦浪》评论区也未能幸免。这首凭借真情实感打动无数听众的歌曲,评论区原本满是“循环十遍”“听哭了”的温暖留言,此刻却被水军的荒谬言论占据:“歌词是不是也是抄的?毕竟原唱老师的‘伯乐’是抄袭犯”“抵制抄袭相关的所有作品,《麦浪》也别听了”“张捷赶紧和陆砚辞割席,不然迟早被连累”。有听众反驳“《麦浪》的创作灵感是张捷的家乡往事,和陆砚辞没关系”,却被水军追着质问“你怎么知道?你是他们肚子里的蛔虫?”,好好的音乐评论区,变成了恶意攻击的战场。
更过分的是,水军的骚扰开始突破网络边界,蔓延到现实生活中。云栖村的村民们,原本过着淳朴平静的日子,却突然接到陌生电话——电话那头的人语气刻薄,张口就问“你们村是不是收了陆砚辞的钱,帮他立公益人设?”,甚至有人打到村小的办公电话,对着接电话的老师散布谣言:“陆砚辞捐图书馆是为了洗白自己,等抄袭风波过了,肯定就不管你们了”。
村小的李老师挂了电话,气得手都在抖。她看着窗外孩子们在陆砚辞捐建的图书馆里看书的身影,眼眶瞬间红了——那些图书是陆砚辞亲自挑选的,从绘本到科普读物,每一本都带着他的心意;图书馆的桌椅是他让人按孩子的身高定制的,连墙角都包了软边,怕孩子磕碰;他每个月都会抽时间来村里,手把手教孩子们写字、唱歌,还会给留守儿童带礼物。这些实实在在的好,怎么就成了“作秀”?
消息传到张婶耳朵里时,她正在给菜园浇水。听完李老师的话,她“啪”地放下水桶,气得脸都涨红了:“这些天杀的!睁着眼睛说瞎话!陆先生是什么人,我们云栖村的人最清楚!”她当即拉着几位常和陆砚辞打交道的村民,又喊上李老师,在图书馆门口架起手机——没有专业的设备,手机就靠在一棵老槐树上,画面偶尔会晃,却透着最真实的质朴。
镜头前,张婶理了理衣角,声音还有点发颤,却字字清晰:“我是云栖村的张桂兰,今天必须说句公道话!你们这些人在网上胡说八道什么?陆先生给我们村小捐图书馆,书是他一本本挑的,桌椅是他按娃娃们的身高做的,他每个月都来教娃娃写字、唱歌,连哪个娃爱吃甜、哪个娃怕打雷都记得清清楚楚!上次小雨发烧,还是他开车送娃去的镇上医院!这些都是我们天天睁大眼睛看着的,是作秀能做出来的?你们这些城里人,心思咋这么脏哩!”
旁边的王大爷也凑过来,指着图书馆的窗户:“我活了六十岁,没见过这么好的人!他捐钱从不留名,是我们硬要在图书馆门口挂他的名字,他还说‘别挂我,挂云栖村娃娃们’!你们说他作秀,良心不会痛吗?”孩子们也围过来,举着自己写的字:“陆老师教我们写的!陆老师不是坏人!”
这段带着浓重乡音、画面有些摇晃的澄清视频,被李老师发到了村里的微信群,又被热心网友转发到微讯。没成想,短短两小时内,转发量就突破了百万次。视频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致的剪辑,却用最质朴的人间真情,戳破了水军编织的虚假谎言。#云栖村村民 澄清# 话题迅速冲上热搜第二十位,评论区里满是感动:“这才是最真实的证据!乡音里全是真诚”“陆砚辞做的好事,村民都记在心里,比那些营销号的话可信一万倍”“对比水军的恶意,村民的话太戳心了”。
几乎在同一时间,蘑菇屋的嘉宾们也纷纷站出来发声,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陆砚辞正名。
黄垒在个人社交账号上发文,配了一张之前在蘑菇屋和陆砚辞讨论剧本的照片:“去年在蘑菇屋,与砚辞朝夕相处了一个月。他每天都会写稿到深夜,手稿上满是修改的痕迹,对每个角色、每个设定都反复打磨。他的创作态度和对作品的敬畏,我亲眼所见,绝无抄袭可能。那些谣言,不值一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