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阳光透过老槐树的枝叶,在地上织出细碎的光影,像撒了把揉碎的金箔。风拂过院外的稻田,掀起一层浅金色的浪,“沙沙”的声响混着远处的虫鸣,像首天然的摇篮曲,轻轻裹着整个院子。陆砚辞坐在树荫下的竹椅上,手里捧着本翻旧的《星辰小友》——书的封面上画着个扎羊角辫的小孩,正仰头望着缀满星星的夜空,边角被摸得有些软,书页间夹着片晒干的稻穗,是前几天孩子们送给他的,稻穗的细绒还沾在纸页上。他看得很轻,指尖偶尔拂过插画旁的字迹,眼神里带着点安静的笑意,像是在回忆书里的故事。
忽然,院门口传来轻轻的脚步声,陆砚辞抬头,就看见张捷抱着吉他站在那里。张捷穿着件浅灰色的T恤,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的手腕上还戴着串简单的木珠——是村里老人编的,吉他背带调得有点短,琴身紧紧贴在胸前,像是怕它掉了似的。他的手指攥着背带,指节微微发白,耳朵尖有点红,连喉结都在轻轻动,显然是鼓足了勇气才过来的。
“老师,您……您在看书呢?”张捷的声音有点发颤,还带着点没压下去的兴奋,他往院子里挪了两步,又停下,脚尖轻轻蹭着石板路,像是不知道该站哪儿,“我……我有件事想跟您说,或者说……想给您听。”
陆砚辞合上书,放在腿上,书脊朝上,封面上的“星辰小友”四个字在阳光下很清晰。他笑着朝张捷招手:“过来坐,慢慢说。”指了指旁边的石凳,石凳上还留着阳光的温度,“是关于音乐的吧?”
张捷点点头,快步走过去坐下,吉他放在腿上,手指在琴弦上轻轻碰了碰,又缩回来,像是在调整呼吸,眼神却亮了些:“老师,我尝试着自己写了一首歌,叫《稻田来信》。灵感……灵感是上次您给孩子们讲《星辰小友》之后来的。您说书里写‘故乡的光,会变成星星,照在你走的每一段路上’,我就想起我小时候在老家的稻田,夏天跟着爷爷捉蜻蜓,傍晚看奶奶在灶台前做饭,炊烟飘得好高,抬头就能看见星星挂在稻穗上方……”
他顿了顿,语速快了点,像是怕忘了心里的感受:“我在编曲里试着加了竹笛的音色,是用手机录的李大爷吹的片段,还把之前我们在稻田里录的风声、虫鸣剪进去当背景音,想让它听起来……更像‘家里的声音’,像《星辰小友》里那种暖暖的感觉。”
说完,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吉他,指尖在琴弦上轻轻拨动。前奏响起的瞬间,院子里就安静了——先是淡淡的吉他声,像风拂过稻穗的轻,接着,背景里传来隐约的“沙沙”声,是稻田的风,还有几声清脆的虫鸣,像藏在稻丛里的小惊喜,偶尔还能听见远处的鸡叫,混在一起格外鲜活。然后,张捷的声音响了起来,比平时唱别人的歌时更轻,却更真诚,像在对着稻田说话,对着小时候仰头看星星的自己说话:
“稻田里的蜻蜓,带着我的信,飞回小时候的家……
奶奶的竹篮,还挂在屋檐下,里面藏着刚摘的瓜……
暮色里的炊烟,写着牵挂,飘向远方的天涯……
我站在星光下,轻声问它,什么时候能回家……”
他的声音不算特别惊艳,却带着种朴素的温柔,唱到“飘向远方的天涯”时,声音轻轻颤了一下,背景里的风声似乎也更柔了,像是在应和他的牵挂,连院外的稻田都好像静了些,等着听下一句。
陆砚辞安静地听着,手指轻轻搭在腿上的《星辰小友》上,眼神里渐渐露出赞许的神色。等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张捷放下吉他,紧张地看着他,手指又开始攥着背带,连呼吸都放轻了,像在等一份重要的答案。
“很有进步。”陆砚辞先开口,声音里满是肯定,“歌词里有具体的画面——蜻蜓、竹篮、炊烟,还有星光,不再是空洞的‘我想回家’,能让听的人一下子想起自己的童年,想起小时候看过的星星,这就是好的歌词;旋律也延续了你之前贴近自然的风格,没有复杂的转音,却像稻田的风、像《星辰小友》里的星星一样舒服,让人能静下心来听。”
他顿了顿,看着张捷眼里越来越亮的光,又补充道:“最重要的是,你开始找到属于自己的‘音乐语言’了。之前你唱别人的歌,再好也像是在‘模仿’,但这首歌不一样,里面有你的故事,你的情绪,有你对故乡的牵挂,是只有张捷能唱出来的歌。”
张捷听得眼睛都亮了,嘴角忍不住往上扬,却又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真的吗老师?我还怕写得太简单了,没人喜欢……毕竟没有华丽的词,也没有复杂的调子。”
“简单不代表不好,真诚才是最难得的。”陆砚辞笑着说,话锋轻轻一转,提了个细微的建议,“不过有个小地方,或许可以再调整一下。副歌里‘稻田里的蜻蜓,带着我的信,飞回小时候的家’,‘飞回’这个词,是不是有点太急了?你想,蜻蜓飞的时候,不是一直往前冲,是会盘旋、会停在稻穗上歇一歇的,就像《星辰小友》里的星星,不会一下子消失,会慢慢亮着。如果把‘飞回’改成‘停在’,变成‘停在小时候的家’,是不是更贴合蜻蜓的习性?而且情感上,‘停在’也更含蓄——不是急着回去,是像蜻蜓一样,轻轻落在记忆里的家,像星星一样,一直亮在心里,温柔又踏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