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金色的阳光穿透薄雾,洒在青石板铺就的村头小路上。往日里虽也热闹的菜市场,今日却比往常多了几分喧嚣——摊位上新鲜的青菜带着露水,竹筐里的土鸡蛋泛着温润的光泽,卖豆腐的大爷推着小推车,吆喝声比平时响亮了几分,空气中弥漫着蔬菜的清鲜、粮食的醇香,还有村民们爽朗的谈笑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人群中,张婶拎着一个沉甸甸的粗陶米酒罐,脚步轻快地穿过熙攘的人群,径直朝着节目组的驻地走去。她穿着一身藏青色的碎花布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笑容,老远就朝着驻地门口张望。看到陆砚辞正和工作人员一起整理拍摄器材,她立刻加快脚步,笑着喊道:“陆先生!陆先生!”
陆砚辞闻声回头,看到张婶,连忙迎了上去:“张婶,您怎么来了?”
“我这是特意来谢谢你的!”张婶将米酒罐递到陆砚辞手中,罐身还带着一丝温热,“你昨天在电视上说的那米酒去腥的法子,我们一家子昨晚就试了!我炖了只老母鸡,往锅里加了两勺米酒,你猜怎么着?那鸡汤炖出来,一点腥味都没有,还带着股淡淡的米香,鲜得能掉眉毛!不光炖鸡,我家老头子用它烧了条鱼,味道也比以前好太多!”
她一边说,一边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语气里满是赞叹:“这罐是我今早刚从酒坛里舀出来的,送给你们节目组尝尝!要是不够,你就跟我说,我家酒坛里还有不少,随时去拿!”
陆砚辞接过沉甸甸的米酒罐,罐口飘出淡淡的米香,他连忙道谢:“谢谢您,张婶,这多不好意思。”
“客气啥!”张婶摆了摆手,爽朗地说道,“要不是你把这法子说出来,我们还不知道米酒有这么多用处呢!”
两人的对话很快吸引了周围的村民。原本在摊位前挑选食材的乡亲们,纷纷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分享起自己的“新发现”。
“可不是嘛!陆先生,我昨晚用米酒腌了萝卜,今天早上尝了尝,比以前腌的更脆,涩味也少了!”
“我用米酒煮了红薯,甜丝丝的,还有米香,我家小孙子吃了两大块!”
人群中,李大爷挤了过来,他手里拎着几节新鲜的竹筒——竹筒刚从山上砍下来,还带着翠绿的色泽,竹节处修剪得整整齐齐,表面还沾着晶莹的露水。“陆先生,你这法子好!我也来凑个热闹!”李大爷笑着扬了扬手里的竹筒,“这是我今早刚砍的毛竹,用它做竹筒饭,香得很!我来教你们做!”
话音刚落,一旁的王大娘也端着一个青花瓷碟挤了进来,碟子里装着色泽鲜亮的萝卜干——萝卜干切成均匀的条状,表面泛着油润的光泽,还撒了少许芝麻,看起来格外诱人。“陆先生,还有你们节目组的娃娃们,快尝尝我腌的萝卜干!”王大娘把碟子递到众人面前,热情地说道,“我听了你的法子,腌的时候加了两勺米酒,现在这萝卜干又脆又甜,一点不涩!你们尝尝咸淡,要是喜欢,我回去给你们装一坛子!”
一时间,节目组驻地门口成了热闹的“美食分享会”——有拿着新鲜食材来分享做法的,有端着自家成品来让大家品尝的,村民们脸上都带着淳朴的笑容,话语里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场面温馨又热闹。
正在不远处观察拍摄进度的总导演王磊,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他眼中闪过一丝惊喜,立刻召集身边的副导演和策划,低声说道:“这是个好机会!原本我们只计划拍嘉宾的乡村生活,现在村民们主动参与进来,还带着这么多山村美食的秘诀,这正是观众想看的‘归园田居’的真实感!”
他当机立断,迅速调整了当天的拍摄计划:“立刻新增‘山村美食课’环节!让摄像组把机器架起来,重点拍摄陆先生和村民们教嘉宾做美食的过程,一定要把这份烟火气和淳朴感拍出来!”
很快,节目组的工作人员便忙碌起来——摄像师调整机位,将镜头对准临时搭建的“美食课堂”;场务搬来几张木桌,铺上干净的粗布;村民们也热情地帮忙,有的拿来自家的厨具,有的摆放食材,不一会儿,一个充满乡村气息的“美食课堂”便布置好了。
镜头下,陆砚辞和村民们一起,成了“美食老师”,手把手地教沈越、苏晴等嘉宾制作地道的山村美食。
李大爷拿着竹筒,教沈越处理食材:“先把糯米泡上两个钟头,再把泡好的米装进竹筒里,加一点点水,塞上竹叶封口,放在火上烤,烤到竹筒裂开,香味就出来了!”沈越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还拿起小刀,小心翼翼地帮着修整竹筒边缘,脸上满是新奇。
王大娘则拉着黄垒,教他腌萝卜干的技巧:“萝卜切条后,先晒半天,去掉点水分,然后加生抽、盐、糖,最重要的是加两勺米酒,密封起来,放三天就能吃!”黄垒一边听,一边在小本子上记着,时不时还提出疑问,两人交流得不亦乐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