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豁然开朗,之前所有的困惑与迷茫都烟消云散,像是在黑暗中摸索了许久,终于找到了出口的光。他终于明白,自己之前的表演之所以空洞、之所以让观众觉得“尴尬”,就是因为只追求表面的搞笑,忽略了角色的内心世界,把“喜剧”当成了“搞笑的工具”,而不是“传递真实情感的载体”。喜剧的内核从来都不是“笑”,而是“真”——是角色在生活的困境中努力保持乐观的真实,是用幽默对抗苦难的真实,是伪装下藏着的脆弱与渴望的真实。
想通这一点,沈越的眼神变得前所未有的坚定,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新方向。他立刻拿起放在沙发旁的手机,手指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却依旧飞快地在屏幕上滑动,找到经纪人王哥的联系方式,迫不及待地打字发送消息,每一个字都透着他从未有过的认真与决绝:
“王哥,我想跟你说件特别重要的事。从今往后,那些纯粹为了蹭热度、毫无逻辑、只靠低俗梗博眼球的烂片和综艺,暂时都不要接了。我知道这样做可能会损失不少流量和曝光,甚至会影响接下来的收入,但我不在乎了。我想沉下来,好好打磨演技,多去观察生活里的普通人,多去揣摩角色的内心世界。我想拍一些像《爱情公寓》这样,有真实生活质感、能触动人心的喜剧,拍一些能让观众笑过之后,还能停下来想一想、甚至心里有点发酸的作品。——陆先生说,‘真诚,比流量重要’。我现在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也终于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样的演员了。”
发送完消息,沈越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像是卸下了压在肩上多年的千斤重担,整个人都轻松了许多。他将手机随手放在一边,重新拿起那本旧剧本,小心翼翼地翻到第一页,认真地读了起来。这一次,他不再像以前那样只关注剧本里的笑点和包袱,而是逐字逐句地揣摩每个角色的台词,思考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搞笑的背后藏着怎样的情绪——是孤独?是迷茫?还是对爱的渴望?
没过多久,手机屏幕亮了起来,是王哥的回复:“沈越,看到你这条消息,哥真的很欣慰。这些年,我看着你被流量裹挟着往前跑,接了不少自己不喜欢的活,心里肯定也不好受。你能想通,愿意沉下心来搞创作,哥举双手支持你!后面的工作我来安排,推掉那些烂资源,咱们慢慢选好剧本,好好打磨演技,哥相信你能成为真正的实力派!”
看着经纪人的回复,沈越的嘴角露出了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眼底甚至泛起了一丝激动的泪光。他知道,从他发送这条消息的那一刻起,他的演艺生涯就迎来了新的开端——他不再是那个只追求流量的“搞笑工具人”,而是要向着真正的实力派演员转型,要用心去塑造有血有肉、能触动人心的喜剧角色。
而沈越的转变,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成长与觉醒,更预示着陆砚辞所带来的这股“真诚创作”的清流,正开始一点点冲刷娱乐圈固有的浮躁风气。在这个流量至上、快餐化创作的时代,太多的从业者为了追求短期利益,放弃了对作品的敬畏、对艺术的真诚,把“流量”当成了唯一的目标,把“搞笑”当成了唯一的手段。而陆砚辞,用他对创作的深刻理解、对作品的极致追求,像一盏明灯,照亮了这些在迷雾中摸索的年轻从业者,让他们重新审视自己的职业,重新思考创作的本质。
或许,这股清流的力量此刻还很微弱,不足以立刻改变整个行业的风气,但它已经在悄然改变着什么——改变着一个又一个像沈越这样的演员,改变着他们对艺术的态度,改变着他们对“好作品”的定义。而沈越,就是这股改变浪潮中的一员,他带着对喜剧的新理解,带着对真诚的坚守,正踏上一条全新的、充满希望的演艺之路。
客厅里的落地灯依旧亮着,暖黄的光线温柔地笼罩着沈越专注的脸庞,也照亮了他未来的方向。挂钟的“滴答”声依旧在耳边回响,可这一次,那声音不再是时间的催促,而是成长的脚步,是他向着“实力派演员”迈进的每一步。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