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她对着镜子,眉头微微蹙起,眼神中掠过一丝转瞬即逝的痛楚,手下意识地摸向胸口,声音先是带着一丝压抑的虚弱,随即又缓缓放缓语调,带着几分追忆与温柔,轻声念出了那句刚写好的台词:“我没事,只是……忽然想起了当年在草庙村,你偷偷摘给我的那颗野果子,酸得我眼睛都眯起来了。”
念台词的同时,她的脸上缓缓浮现出层次丰富的神情:先是努力掩饰痛苦的隐忍,嘴角紧绷,眼神躲闪;接着,当提到“野果子”时,眼底泛起一层朦胧的柔光,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像是沉浸在了美好的回忆里;最后,这份温柔又被现实的伤痛拉回,眼神中多了一丝难以言说的酸楚,笑容也变得有些勉强。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时,苏晴看着镜子中自己的表情,激动得几乎要从椅子上跳起来。她对着空无一人的房间,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与激动:“对了!就是这样!有了这个细节,碧瑶就活了!她不再是一个为了推动剧情而存在的单薄符号,她有了人的脆弱,有了属于自己的记忆,有了鲜活的情感!这才是碧瑶该有的样子!谢谢您,陆先生!若不是您的点拨,我恐怕永远都找不到这个角色的灵魂,永远都跨不过这个坎!”
她迫不及待地拿起手机,打开相机,将修改后的剧本段落小心翼翼地拍下来,反复检查了三遍,确认字迹清晰、画面完整后,立刻发给了剧组的总编剧。发送成功的提示刚在屏幕上弹出,总编剧的消息就几乎秒回,字里行间都充满了惊叹与激动:“我的天!苏晴!这个细节加得实在是太妙了!简直是神来之笔!”
紧接着,总编剧又发来一条长长的语音消息,点开后,能清晰地听到他声音里的兴奋与颤抖:“苏晴,你知道吗?我们编剧团队前几天开会,专门讨论碧瑶复活后的戏份,所有人都觉得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问题在哪。我们总觉得她的情感太单薄了,只有‘痛苦’和‘虚弱’,像一张白纸,缺少能让观众共情的‘钩子’。但你加的这句台词,瞬间就把人物的层次感和悲剧性拉满了!”
“那颗‘野果子’太妙了!”总编剧的声音越来越激动,“它既是碧瑶和张小凡之间最纯粹的甜蜜回忆,又是对她此刻痛苦的极致反衬——当年的甜越真,现在的痛就越刻骨。这种‘甜中带酸、酸中带痛’的复杂情感,一下子就让碧瑶从纸上站了起来!陆先生简直是碧瑶的‘灵魂缔造者’!我马上召集编剧团队开紧急会议,就算调整拍摄计划,也要把这段完美地加到正片里,绝对不能浪费这个好细节!”
听着总编剧的语音,苏晴的嘴角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眼底闪烁着激动的泪光。她再次拿起剧本,手指轻轻抚摸着自己刚刚添加的那句台词,心中充满了对陆砚辞的敬佩与感激。陆砚辞只是一个偶然看到剧本的“局外人”,他既不是编剧,也不是导演,更没有参与过《青云问道》的创作,却能凭借对人物情感的精准把握,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
他轻描淡写的一句话,看似随意,却蕴含着对创作的深刻理解与敬畏。这句话不仅让苏晴找到了碧瑶的灵魂,更在悄然间影响着《青云问道》续集的创作质量,甚至在潜移默化中提升着整个影视行业对人物塑造的精神——它提醒着每一个创作者,角色的灵魂,从来都不是靠宏大的剧情堆砌,而是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却能触动人心的情感细节里。
在这个追求流量、快餐化创作的时代,太多作品为了追求噱头,牺牲了人物的逻辑与情感,让角色沦为推动剧情的工具。而陆砚辞这种对细节、对情感、对角色灵魂的极致追求,像是一股清流,注入了浮躁的行业环境中。他用最朴素的语言,点透了创作的本质:一部好的作品,不仅仅需要精彩的剧情,更需要有血有肉、能让观众共情的角色;而一个鲜活的角色,往往就藏在这些“草庙村的野果子”般的细节里。
苏晴知道,这次的经历,将会成为她演艺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它让她明白,演员的职责不仅仅是“演”一个角色,更是要深入角色的内心,挖掘出那些被忽略的情感细节,用真诚与细腻,为角色注入灵魂。而这份感悟,也将指引着她在未来的演艺道路上,始终保持对创作的敬畏,用心塑造每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