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十点整,阳光恰好漫过云栖村的屋脊,像一层鎏金的纱,轻轻覆在青砖黛瓦上。金色光线穿透梧桐枝叶的缝隙,在地面织就斑驳的光影,风一吹,光影便跟着摇曳,宛如流动的碎金。青溪河面上波光粼粼,细碎的光粒随波荡漾,微风裹挟着新翻泥土的清香与野菊花的淡香,掠过村口的老槐树,吹动院墙上的牵牛花藤。这座平日里只有鸡犬相闻的小山村,此刻却因为一场直播,被全球亿万双眼睛紧紧锁定,空气中仿佛都弥漫着期待的焦灼。
《归园田居》节目组的核心团队早已在陆砚辞书房门外布好了“阵仗”。导演王磊手持银灰色无线话筒,指节因过度紧张微微泛白,甚至能看到皮肤下凸起的血管——这是他从业二十年来,第一次因为一场直播紧张到心跳加速。他站在那扇斑驳的木门前,门楣上挂着的旧灯笼在微风中轻轻晃动,灯笼上“云栖”二字的红漆早已斑驳,却透着岁月的温润。王磊身后,黄垒、张捷、苏晴、沈越等嘉宾排成一列,每个人的神情都写满了难以掩饰的紧张与期待:
黄垒双手交握在身前,指腹无意识地摩挲着,目光像被磁石吸住般紧盯着木门,嘴角抑制不住地微微上扬,却又刻意抿着唇,生怕泄露太多激动;张捷抱着他那把陪伴了十五年的原木吉他,琴身泛着岁月的包浆,他的手指无意识地在琴弦上轻轻拨动,弹出细碎的音符,眼神里满是对“同行书房”的好奇,甚至忘了调弦;苏晴双手紧紧攥着衣角,指甲几乎要嵌进布料里,呼吸都放得极轻,仿佛下一秒要推开的不是一扇木门,而是一个尘封了十年的、装满青春回忆的宝藏秘境,她的眼眶微微发红,显然早已按捺不住情绪;沈越则举着手机,镜头稳稳对准前方,另一只手飞快地在屏幕上打字,嘴里小声念叨着“家人们等好了!马上开眼界!”,额角渗出的薄汗顺着鬓角滑落,他却浑然不觉。
周围,数十台摄像机早已将这方小小的空间“包围”:主摄像机架在三米高的三脚架上,镜头如同一双专注的眼睛,稳稳锁定木门,镜头盖早已取下,工作人员正紧盯着监视器,手指放在录制键上,随时准备按下;两台跟拍机分别架在嘉宾与王磊身侧,镜头微微上扬,精准捕捉他们每一个微表情——哪怕是苏晴睫毛的颤动、张捷指尖的停顿,都逃不过镜头的捕捉;航拍机在五十米低空悬停,螺旋桨转动的声音被晨风稀释,镜头缓缓下移,对准书房屋顶与木门的夹角,准备从空中俯拍“秘境开启”的瞬间;更有一台微型摄像机被巧妙固定在门把手上,镜头朝外,只为记录下开门时的第一视角,让观众仿佛身临其境。
全球范围内,数以百万计的观众早已守在屏幕前:学生们捧着平板,把课本推到一边,屏幕亮度调到最高;上班族悄悄把手机架在电脑旁,假装处理文件,实则目光紧锁屏幕;甚至有不少文娱行业的大佬,特意暂停了晨会,让秘书把直播投放到会议室的大屏幕上。直播间评论区里,提前刷起的“倒计时10秒”如同潮水般滚动,平均每秒就有上千条留言弹出,服务器后台的数据流如同奔涌的江河,技术人员紧盯着屏幕,手心都捏着汗。
“各位观众,各位久等了!”王磊深吸一口气,努力让声音保持平稳,可仔细听,还是能察觉到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那是抑制不住的激动,像是要亲手打开一个世界级的宝藏,“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从凌晨的预热到此刻的揭晓,现在,我们终于要正式走进陆砚辞先生的书房,一起看看在这十年隐居岁月里,他究竟为我们,为整个文娱圈,留下了怎样惊人的‘创作宝藏’!”
他话音刚落,直播间的弹幕瞬间“炸”开:
“终于!我的心脏要跳出胸腔了!”
“手都抖了!求镜头快点推进!别磨叽!”
“陆神的书房!我从昨晚就开始幻想的场景!”
“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屏住呼吸不敢动?”
在无数目光的聚焦下,王磊缓缓抬手,指尖触碰到书房木门的铜制门环——那门环直径约三寸,表面泛着温润的包浆,是常年摩挲留下的痕迹,上面雕刻着简单的竹节花纹,每一道纹路都清晰可见,显然是手工雕刻的。他轻轻握住门环,缓缓用力,木门轴发出轻微的“吱呀”声,那声音不刺耳,反而像一声沉睡十年的叹息,带着岁月的厚重,仿佛一个尘封已久的秘境,终于在众人的期待中缓缓苏醒。
随着门轴缓缓转动,木门一点点向内推开,室内的景象随着主摄像机的缓缓推进,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嘶——”
一声清晰的倒吸冷气声透过收音麦传遍每个直播间,是张捷——他原本正摩挲着吉他弦,看到书房内景的瞬间,手指猛地顿住,忍不住倒抽一口凉气,连吉他都差点从怀里滑下去。而直播间的弹幕,在短暂的三秒凝滞后,彻底陷入“疯狂”,密密麻麻的评论如同瀑布般倾泻而下,瞬间覆盖了整个屏幕,甚至让直播画面出现了0.5秒的卡顿,技术人员紧急切换备用服务器,才勉强稳住画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