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捶打了。”林野将纤维转移到石臼中,阿正抡起沉重的木槌,锤面落下的力道均匀得像被计量过。这些木槌的锤头包裹着铅皮,能避免捶打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干扰纤维中的辐射结晶。“要捶到纤维能在指间自然分开,既不能成粉,也不能有硬芯。”林野示范着捻起一缕纤维,在阳光下能看见其中悬浮的细小光点,那是被激活的辐射结晶。
捶打至暮色渐浓时,纤维终于达到理想状态。林野将纸浆倒入抄纸槽,槽中预先加入了从红锈林艾草中提取的黏液,这种黏液能让辐射纤维均匀分布。他手持竹帘浸入浆中,提起时帘面形成一层薄薄的纸膜,边缘的纤维在暮色中微微发亮,像镶了圈银边。“这一步要‘轻如拂尘,稳如磐石’。”他的动作带着近乎仪式性的专注,竹帘在手中翻转的角度精确到毫厘,“角度偏差一分,纤维的排列就会紊乱,防辐射效果会差三成。”
阿正学着抄纸时,竹帘不慎倾斜,纸膜边缘立刻出现褶皱。少年懊恼地将失败品扔进废料桶,那些纸膜在桶中迅速蜷缩,纤维间的辐射结晶发出微弱的蓝光,像一群濒死的萤火虫。“怎么都弄不好。”他的声音带着沮丧,额角的汗珠滴落在抄纸槽里,激起的涟漪让纸浆中的纤维形成螺旋状的涡流。
林野突然按住他的手腕。“你看。”他指着那些因涟漪形成的涡流,纤维在其中呈现出规则的排列,与《开元占经》星图中的暗线完全吻合,“辐射纤维在动态中反而更易形成稳定结构。”他引导着阿正晃动竹帘,让纸浆在流动中自然分布,提起时的纸膜虽不平整,却呈现出奇妙的韧性,辐射仪的指针稳定在0.32Sv/h,比之前的成品更优。
夜幕降临时,第一批纸膜被挂进烘干房。房内的辐射灯发出橘红色的光,这种波长的光线能加速纤维固化,同时保留辐射结晶的活性。林野在烘干架之间走动,检查每张纸膜的厚度,指尖抚过纸面时,能感觉到细微的凸起,那是辐射结晶聚集的地方,形成天然的防伪标记。
“老周说净化者的先头部队到了红锈林边缘。”阿正抱着最后一批纸膜走进来,少年的脸颊被烘干房的热气熏得通红,“他们在砍芦苇,好像也想造纸。”
林野的心猛地一沉。他走到窗边,望见红锈林方向的夜空泛着淡绿色的光,那是大量辐射纤维被集中处理时的特征。“他们想造‘导引纸’。”他的声音带着寒意,想起父亲笔记里的记载,这种纸能聚集辐射能量,形成定向的冲击波,“用变异芦苇造的导引纸,威力是普通纤维的五倍。”
烘干房的温度突然升高,辐射灯发出刺眼的光芒。林野冲到烘干架前,发现那些纸膜正在发光,纤维中的辐射结晶沿着星图的轨迹流动,在纸面上形成完整的螺旋。最中央的那张纸突然直立起来,悬浮在空气中,表面的纤维如活物般蠕动,拼出“734”的字样——与金属片上的编号完全一致。
“它们在响应净化者的信号。”林野迅速关闭辐射灯,纸膜失去光源支撑,缓缓飘落。他将这些成品纸收进铅制容器,边缘的纤维仍在微微颤动,像一群不安分的蜂。“阿正,把剩下的纸浆全倒了,用石灰水彻底清洗抄纸槽。”他的目光落在容器壁上,那些纸膜的影子在灯光下扭曲成尖塔的形状,塔尖直指红锈林的方向。
老周在烘干房外发出急促的呼喊。林野冲出去时,看见防御栅栏外的空地上,无数银白色的纤维正在编织成巨大的网,网眼间的辐射结晶在月光下闪烁,与烘干房里纸膜的光芒遥相呼应。“他们在用纤维定位!”老周的青铜短刀劈砍着爬过栅栏的纤维,刀刃上的血迹与银白细丝接触时,迸发出蓝绿色的火花。
林野突然想起沼泽地的储辐射根。他冲回实验室,将凝固的汁液胶片切成细条,与刚造出的纸膜层层叠加,制成简易的防辐射盾。“这些能挡住0.5Sv/h以下的辐射波。”他将盾牌分发给众人,指尖触到胶片的瞬间,感觉到里面的辐射结晶正在高速旋转,“变异芦苇的纤维既能传导能量,也能阻断它,关键看怎么用。”
当净化者的纤维网在夜空中亮起时,林野举着防辐射盾站在谷口。盾牌表面的纸膜与空中的纤维产生共振,在他面前形成无形的屏障,那些试图穿过屏障的银白细丝纷纷蜷曲、断裂。他腕间的胎记在此刻灼热如烫,与盾牌中的辐射结晶产生共鸣,眼前突然闪过沼泽地的铁羽鸭、蒸煮锅中的纤维网、纸膜上的螺旋——这些碎片在他脑海中拼出清晰的答案:变异芦苇不是净化者的武器,而是自然对辐射的反击,是另一种形态的“守卷人”。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净化者的纤维网终于消散。林野望着满地蜷曲的银白细丝,突然抓起一把扔进抄纸槽,与残留的芦苇纸浆混合。奇迹发生了——那些来自净化者的纤维在芦苇纸浆中迅速分解,化作无害的晶体,被芦苇纤维完全吸收。“它们能中和彼此。”他喃喃自语,腕间的胎记渐渐冷却,“这才是实验的真正结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残土纪元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残土纪元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