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背着画板的年轻人从旁边走过,笑着跟他们打招呼;一位老奶奶坐在 “便民长椅” 上,手里拿着保温杯,看着来往的人群,脸上满是笑意。季秋水走上前,笑着跟老奶奶打招呼:“阿姨,您是这村里的住户吗?”
“是啊!住了三十年了!” 老奶奶笑着点头,“以前这地方啊,脏得没法说,租户把垃圾扔在门口,夏天苍蝇蚊子到处飞,我都不敢开门。后来街道搞文创,把房子租给这些年轻人,不仅给我们涨了房租,还把村子收拾得这么漂亮,现在我每天都出来坐会儿,看着心里就舒服!”
“房租涨得多吗?” 王阿姨连忙问道 —— 她家里有两间闲置房,每月 500 元租给打零工的,要是能涨房租,就能给老伴儿买台新的降压仪了。
“涨了两倍!” 老奶奶笑得眼睛都眯了,“以前我那间 15 平米的房子,每月才租 500 元,现在租给开咖啡店的小姑娘,每月 1500 元!那姑娘还经常给我送咖啡,说谢谢我租房子给她。”
说话间,城南文创村的负责人迎了上来:“季书记,各位同志,快往里走!咱们村里的创业者和住户都等着跟你们聊聊呢!”
一行人跟着负责人走进 “小吴陶艺工作室”——15 平米的小屋里,摆着两台陶艺拉坯机,墙上挂着各种颜色的陶艺作品,一位穿着蓝色围裙的年轻人正专注地转动拉坯机,手里的陶泥渐渐变成一个圆润的碗。
“小吴,这是夔北街道的季书记,还有他们村的村民代表,来跟你取取经。” 负责人介绍道。
小吴停下手里的活,擦了擦手上的泥:“季书记好,各位叔叔阿姨好!我是去年毕业的大学生,以前在城里打工,房租贵,也没什么发展,后来听说村里搞文创,免半年房租,还给创业补贴,就回来开了这个工作室。”
张大叔凑到拉坯机前,好奇地问:“小伙子,你这小店能赚着钱吗?别到时候房租都交不起。”
小吴笑了:“叔叔,您放心!我这工作室每月收入能有 2 万元,除去 1500 元房租,还有材料成本,每月能净赚 1 万多。周末人多的时候,我还雇了村里的两位阿姨帮忙,她们每月能赚 3000 元,比在家待着强多了。”
“真能赚这么多?” 王阿姨眼睛一亮 —— 她女儿去年大学毕业,一直在找工作,要是村里也能搞文创,女儿说不定也能回来创业。
“是啊!” 小吴拿出手机,打开订单页面,“您看,这是我网上的订单,每天都有十几单,还有不少游客来店里体验,一次收费 88 元,很多家长带着孩子来玩。”
这时,工作室的门被推开,一位中年妇女端着一盘水果走进来:“小吴,今天的水果切好了!季书记,各位同志,尝尝咱们村的水果!”
负责人介绍道:“这是村里的住户刘阿姨,以前靠打零工生活,现在在小吴的工作室帮忙,每月能赚 3000 元,还能照顾家里的孙子。”
刘阿姨笑着说:“以前我总担心老了没人管,现在好了,在村里就能赚钱,还能跟年轻人一起干活,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我跟我们村的人都说,这文创真是个好东西,不仅让村子变漂亮了,还让我们老百姓有了盼头。”
离开陶艺工作室,一行人又来到改造后的老纺织厂 —— 原本锈迹斑斑的厂房外墙,被画上了色彩鲜艳的涂鸦,门口的烟囱被改造成了 “艺术装置”,上面缠绕着绿色的藤蔓;厂房里面,被划分成几个区域:展览区里,十几幅油画挂在墙上,几位市民正举着手机拍照;创作区里,几位艺术家正专注地画画、做手工;休闲区里,摆着几张木质桌椅,几位年轻人正喝着咖啡,聊着天。
“这厂房以前倒闭好几年了,里面堆满了垃圾,没人管。” 负责人指着厂房的天花板,“后来我们把垃圾清走,重新装修,保留了厂房的钢架结构,让艺术家免费入驻,现在成了咱们市的艺术打卡地。”
老周走到一幅画前,画里是城中村的老房子,却透着一股温暖的气息。他忍不住说:“这画得真好!要是咱们村的老房子也能画成这样,说不定也能吸引游客来。”
“当然能!” 负责人笑着说,“只要你们村愿意搞文创,我们可以派艺术家去帮你们设计,保证让你们村变个样!”
厂房旁边的空地上,“周末集市” 正热闹地进行着 ——50 个摊位整齐排列,有的卖手工饰品,有的卖特色小吃,有的卖文创产品,每个摊位前都围着不少人。一位卖手工饺子的大妈正忙着打包:“来,您的饺子好了!慢走!”
“大妈,您这摊位一天能卖多少钱?” 张大叔问道。
大妈笑着说:“一天能卖 2000 多块,除去成本,能赚 1000 多块!以前我在家包饺子,只能自己吃,现在在集市上卖,不仅能赚钱,还能跟大家聊天,比在家待着强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