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尧欣慰地点头,踱到茶几前斟了杯明前龙井:"知道王阳明龙场悟道时怎么说的?'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你这份文稿,表面是修改条款,实则是守住初心。"他将茶杯推过去,热气氤氲中瞥见对方胸前的党徽,"就像张载在横渠镇讲学,四百年后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还念着他的'民胞物与'。"
暮色漫进办公室时,季秋水在修改稿上添了新段落:"建议建立'企业成长档案',按季度跟踪用电量、社保缴纳等12项指标,配套'政策计算器'自动匹配惠企措施。"她在页脚画了只简笔的向日葵,想起母亲常说的"吃百姓饭,穿百姓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
三个月的跟班学习结束,季秋水站在市委大楼前,回望这座曾让她敬畏、疲惫、成长的建筑。她没有留下豪言壮语,却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
致市委办公厅的各位前辈:
感谢唐尧副处长,您教会我“文字是政治的载体”,也让我明白“政策要有温度”。您那句“市委材料是用碎纸机养出来的”,我会铭记一生。
感谢杜若飞主任,您带我跑基层、看实情,让我懂得“文件背后是民生”。您说“听弦外之音”,是我学会的第一课。
感谢罗世襄老处长,您是“市委活字典”,更是“政治哲学家”。您教会我“看字缝里的东西”,让我明白:机关的智慧,不在纸上,在人心。
感谢每一位曾指点我、批评我、包容我的同事。是你们,让我从一个只会写论文的学生,成长为能执笔为政的机关人。
在这三个月里,我不仅学会了写材料、办会务、搞督查,更收获了最宝贵的财富——政治资源。
这资源不是关系网,不是靠山,而是:
信任:唐尧副处长愿意让我独立执笔,是对我能力的认可;
视野:参与市委核心文件起草,让我站在全局看问题;
人脉:与各区县、市直部门的对接,建立了工作联系;
口碑:踏实、细致、肯学,成了别人提起我时的标签。
这些,才是我未来政治生涯最坚实的基石。
我深知,在体制内,成长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临别之际,谨记诸位教诲:
“政策不是写出来好看的,是要让人动起来的。”
“机关的水,深不见底,但走得稳,就不怕深。”
“别忘了你最初为什么走进这扇门的。”
我将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收获,回到渝复县去发光发热,去做原来认为能做要做必须做的事情。无论未来身在何处,我都会记得:在市委文印室的灯光下,我曾用碎纸机,喂养过自己的理想。
此刻的市委文印室,季秋水正在校对市长讲话稿的最终版。碎纸机吞吐纸张的沙沙声中,她回想起初来时连A4纸都分不清的窘态。
窗外,嘉陵江静静流淌,倒映着市委大楼的灯光,宛如一条流淌着星光的银河。
她轻轻合上文件夹,嘴角微扬。
成长,从来不是惊天动地,而是在无数个深夜的灯光下,把一张纸,写成一条路。
喜欢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