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大院里,12月的阳光像一把被滤过的刀,锋芒藏在玻璃幕墙之后。季秋水在文秘处的第三周,才真正看清了市委办的骨骼。
市委办全称“中共渝州市委办公室”,对外只挂一块白底红字的木牌,内里却是一座看不见顶的塔楼。塔楼顶端是市委常委、秘书长靳伟——五十出头,头发永远梳得一丝不乱,走路时皮鞋先着地,声音像秒针;他统管“一办四处一中心”:文秘处、信息处、督查室、机要局、保密技术服务中心。
文秘处是塔楼的咽喉,处长叫林漠,副处两名:一名是“老派”笔杆子罗世襄,一名是“新派”材料快手唐尧。罗世襄管综合文字,唐尧管领导讲话与调研报告。季秋水被分在唐尧组,专跟市委书记裴文远的动态材料。
文秘处的生态,外人用一句话概括:白天“三机”轰鸣(打印、复印、碎纸机),夜里“两灯”长明(处长办公室灯、值班室灯)。
周一到周五,每天零点的市委大楼仍旧灯火通明;电梯口永远排着等夜宵的人——市委食堂夜里十二点开第二轮,红烧肉限量,一人只能打两块。
季秋水第一次加班到凌晨两点,回宿舍时经过九楼走廊,看见林漠正拿着红笔在一沓稿纸上勾来勾去,嘴里哼着《智取威虎山》里“早也盼晚也盼望穿双眼”——那一瞬间,她突然明白:在市委办,红笔就是刀,稿纸就是命。
周三上午,市委常委会后,裴书记临时加开“小范围碰头会”。文秘处全员待命,唐尧把季秋水推到最前排:“秋水,今天你来速记,顺便学领导语气。”
会议室的门一关,空气像被抽走三分之一。裴书记、市长、组织部长、靳秘书长围坐椭圆桌,每人面前一杯白开水。
裴书记讲话喜欢用排比,讲到“要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壮士断腕”时,季秋水手里的笔一抖,墨水在“腕”字上洇出一个小圆点——她忽然想起渝复县县委办那间冬天漏风的打印室,想起自己打印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会风会纪的通知”,通知里写着“严禁迟到早退”,可郑琴音副主任每次开会都姗姗来迟,却无人敢记。
会议结束,靳秘书长留下唐尧和季秋水:“书记对‘刀刃向内’那段不满意,说少了‘辣味’。唐尧,你带着秋水,一小时后给我新稿。”
唐尧把季秋水拉进空会议室,关上门,第一句话是:“秋水,你刚才记到‘刮骨疗毒’时,是不是想到咱们县里的谁?” 季秋水心里咯噔一下。唐尧却笑了:“别紧张,在市委办,谁心里没点旧账?关键是别让旧账绊住脚。”
一小时后,新稿出炉。靳秘书长看完,提笔在标题前加了一个“再”字——《再谈刀刃向内》。季秋水盯着那个“再”字,像看见一把回炉的刀,寒光更盛。
周五傍晚,市委办突然接到通知:下周一,国务院某部委调研组到渝州,专题调研“县域财政运行风险”。靳秘书长连夜召集文秘处、信息处、督查室“三合一”碰头。
信息处处长杜若飞把一沓材料摔在桌上:“国务院某部委直接点名要听渝复县汇报,点名要县财政局和县委办各来一个副职。”
季秋水心口一紧。渝复县县委办副职主任郑琴音。
靳秘书长扫视全场:“谁跟渝复县熟?”
唐尧举手:“秋水从渝复县上来学习的。”
靳秘书长点头:“好,秋水,你负责对接你们副主任郑琴音,材料今晚就要,明早我审。”
季秋水回到工位,手机震动,是郑琴音发来的微信语音,声音一如既往地软糯:“小季啊,这会你在市委办没有?下周一国务院某部委调研,靳秘书长让我跟你对接材料,晚上一起吃个便饭?”
末尾还带了一个红唇表情。
季秋水盯着那个红唇,忽然想起一个星期前的一幕——
那天,市委礼堂开完经济形势通报会,她出来透气,远远看见郑琴音挽着一位中年男人的胳膊,从侧门出来。男人穿藏青夹克,左胸别着一枚小小的党徽。郑琴音踮脚替他整理领口,指尖在男人耳垂边轻轻一划。男人笑着捏了捏她的手心。
季秋水当时没认出那是谁,直到回办公室,看见墙上领导分工表——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贺永年。
贺永年,分管财政、税务、金融。
周六晚,郑琴音把饭局定在“江畔·私享”。
那地方临江,玻璃幕墙外就是嘉陵江夜景。郑琴音一袭墨绿旗袍,领口别着一枚珍珠扣,像从旧照片里走出来。
她给季秋水倒了一杯年份茅台:“小季,市委办累吧?我当年在国务院某部委组织部借调三个月,瘦了八斤。”
季秋水笑而不语,从包里拿出材料清单:“郑主任,国务院某部委要四块内容:债务规模、偿债来源、化债举措、风险预案。咱们县的数据……”
郑琴音用食指压住清单,声音压低:“小季,数据好说,关键看怎么讲。贺市长下周一也陪国务院某部委调研,他让我把口径往‘积极稳妥’上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