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昨天农业局那个数据偏差的事……”老王头忽然压低声音,“你要把台账提前备好两份,一份按政策口径做,另一份附注实际执行中的变通措施。检查组若追问,就说‘正在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实情的发展路径’,既讲政治又留余地。”他指着窗外摇曳的梧桐树比喻:“协调工作就像修剪树枝,该剪的枯枝要果断,但主干上的新芽得护着。”
说到具体方法时,老王头掏出随身的小本子逐条划重点:“晨会前半小时要到检查组驻地转悠,随手记下他们谈论的关键词;午休时安排分管领导‘偶遇式’交流;晚上整理简报必须用红色水笔标注整改时限。”突然提高声调强调:“千万记住三条铁律——不擅自承诺政策红线外的事,不替乡镇和部门背黑锅,更不能让检查组没有了联系!”
季秋水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老王头最后拍着她的肩膀说:“丫头,联络员的价值不在说了什么,而在让各方都觉得自己是赢家。就像熬粥得用文火慢煨,急不得也躁不得。”窗外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那些岁月沉淀的智慧正随着光影落在年轻的肩头。
当晚,季秋水便奔赴县城“奉州宾馆”——检查组驻地。她穿着一件浅蓝色衬衫,背着一个旧皮包,手里拿着笔记本和录音笔,看起来像个学生。
她在大堂等了近一个小时,才见到王振国。对方起初并不把她放在眼里:“你是联络员?怎么这么年轻?”
季秋水微微一笑:“王组长,年龄不重要,能力很重要。我当联络员,请您放心。”
王振国一愣,随即点头:“好,有胆识。那我给你一个任务——明天一早,随我们去石坝村,看看他们的‘数字乡村’试点项目。”
“是。”季秋水干脆利落。
回办公室已是深夜。她打开电脑,调出检查组的背景资料:王振国,原为市纪委干部,作风硬朗,最恨形式主义;副组长赵立新,农业专家,对产业规划极为敏感。
她又翻出全县乡村振兴项目清单,逐项标注风险点:青山镇污水处理滞后、柳溪镇光伏项目闲置、石坝村智慧农业平台“空转”……
她一夜未眠,整理出一份《检查组重点关注问题预判与应对建议》,凌晨五点发给了张建军。
张建军看完,震惊不已:“这丫头,不简单。”
第二天,季秋水随检查组来到石坝村。村支书热情迎接,打开“数字乡村”大屏,展示“智慧农业云平台”。
王振国随意点开一个监控画面,却发现黑屏。
“怎么回事?”他皱眉。
村支书慌了:“可能……网络不稳定。”
季秋水不动声色,悄悄问村主任:“平台用了多久?”
“就上个月搞验收时开过一次,平时没人管。”村主任小声说。
季秋水心中有数。她不动声色地记录下问题,又在走访中发现:村里的“电商服务站”堆满了灰尘,电脑落锁,钥匙在村会计手里,但“不会用”。
检查组离开后,季秋水立即联系县农业农村局、大数据局、电信公司,协调技术人员下乡检修系统,并组织村干部培训。
“平台建了不用,就是‘数字形式主义’。”她在电话中严肃地说,“现在整改,还来得及。”
与此同时,她还要应对各乡镇的“信息封锁”。有的镇委书记不愿上报问题,怕影响政绩;有的部门推诿扯皮,说“资金没到位,我们也没办法”。
季秋水不卑不亢,逐一约谈:
“刘书记,检查组已经拍了照,问题瞒不住。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整改。”
“李局长,危房改造是民生底线,出了事谁担得起?”
她甚至亲自跑到施工队驻地,与包工头谈判:“工期必须保证,质量更要过硬。我盯着你们,一天一报进度。”
最棘手的是青山镇污水处理厂的征地纠纷。村民认为补偿过低,阻挠施工。季秋水连续三天蹲点调研,召开村民大会,逐户走访,最终提出“阶梯补偿+就业安置”方案,既保障村民利益,又确保工程复工。
她还协调县财政局,紧急拨付300万应急资金,用于道路修缮和垃圾清运。
那几天,她每天只睡四小时,手机电量从不离20%以下。县委食堂的阿姨都说:“那个小季,饭都没空吃。”
一周后,季秋水向县委提交了一份长达28页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整改建议报告》,条分缕析,数据详实,对策具体。
周国栋看完,拍案而起:“这就是我们的问题!小季,你干得好!”
县委随即召开全县整改动员大会。李建国宣布:
成立“乡村振兴问题整改专班”,由季秋水任专班联络组组长;
对12个重点项目挂牌督办,限期30天整改;
建立“日调度、周通报”机制,季秋水每日向县委汇报进展。
整改迅速推进:
青山镇污水处理厂复工,预计两个月内通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县委办里的秋水长天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