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的门,被缓缓推开。
吱呀一声,在寂静的灵堂之内,格外刺耳。
祝兴宗一身素白孝服,独自一人,走了进来。
殿内,灯火通明,白幡飘动。
正中央,停放着一具巨大的楠木棺椁。
王强的灵柩。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檀香与纸钱燃烧后的味道。
祝兴宗一步一步,走到了棺椁之前。
他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冰冷的棺木。
那张曾经总是带着一丝少年意气的脸庞,此刻,只剩下一种与年龄不符的,近乎麻木的平静。
义父。
我回来了。
他没有流泪,也没有言语,只是静静地站着,仿佛要将自己与这片死寂,融为一体。
……
三日后。
王强的国葬,在金陵城外,隆重举行。
场面浩大,仪仗万千。
金陵城内所有留守的文武官员,将领士卒,全部到场。
祝兴宗身穿最厚重的孝衣,以义子的身份,行长子之礼,主持整场大典。
每一个流程,每一个跪拜,每一个细节,他都完成得一丝不苟,精准得如同木偶。
他的脸上,没有过度的悲伤,只有身为孝子,理应有的肃穆与哀戚。
可正是这份过于完美的平静,让在场的许多旧臣,心中,感到了一丝莫名的寒意。
大典进行到一半。
一名须发花白,身形魁梧的老将,猛地扑到祭台之前,捶胸顿足,嚎啕大哭。
“大哥啊!你怎么走得这么早啊!”
此人乃是王洪的兄长孙勇,与王强有八拜之交,是当年一同起家的元老之一。
他的哭声,充满了悲怆,极具感染力。
不少与王强一同打天下的老兵,都忍不住红了眼眶,跟着啜泣起来。
孙勇一边哭,一边嘶吼。
“想当年,我等随主公一同起事,披荆斩棘,才有今日之基业!”
“可如今,江山未稳,大哥你撒手人寰!”
他猛地抬起头,那双浑浊的老眼,扫过全场,最终,落在了祝兴宗那瘦削的背影上。
“主少国疑,人心浮动,我等……我等如何能安枕啊!大哥!”
这句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所有人的目光,都下意识地,集中到了祝兴宗的身上。
这是试探。
更是毫不掩饰的,倚老卖老的施压!
然而。
祝兴宗仿佛没有听见。
他甚至没有回头看一眼。
他只是按照礼官的唱喏,一丝不苟地,完成了最后一道祭奠的仪式。
然后,他缓缓起身。
大典,结束。
祝兴宗没有理会任何人,径直走向自己的战马。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要回府休息时,他翻身上马,对着身旁的亲卫,下达了第一道命令。
“传令。”
“所有文武官员,立刻前往议事大殿。”
“开朝会。”
……
议事大殿。
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
祝兴宗没有换下那一身刺眼的孝服,就那样直接坐在了原本属于王强的,那张象征着最高权力的主位之上。
他的身形,与那张宽大的虎皮大椅相比,显得有些单薄。
但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就让殿下所有的文武百官,都感受到了一股山岳般的压力。
大殿之内,一片死寂。
终于。
老将孙勇,站了出来。
他对着祝兴宗,拱了拱手,脸上还带着未干的泪痕。
“主公,大将军尸骨未寒,您节哀顺变。”
他先是说了一句场面话,随即,话锋一转。
“只是,国不可一日无主,这偌大的基业,也需要有人主持。主公您年少英雄,威震西蜀,我等自然是心服口服。”
“但,朝堂政务,千头万绪,非行军打仗可比。为防宵小蒙蔽,也为了能更好地辅佐主公。”
“老臣提议,由我,张柬之大人,王洪将军等几位追随大将军最早的元老,共同组成辅政团,在主公十八岁亲政之前,代为处理军国大事!”
此言一出,大殿之内,顿时响起一片附和之声。
“孙老将军所言极是!主公当以学业为重!”
“我等附议!此乃老成谋国之言!”
“请主公恩准!”
以孙勇、王洪兄弟为首的数名旧部将领,连同一些心思活络的文官,齐齐出列,躬身行礼。
一股无形的压力,朝着那高坐于上的少年,扑面而去。
这是阳谋。
是逼宫!
他们要用这“辅政”的名义,将祝兴宗彻底架空,变成一个有名无实的傀儡!
殿内的另一部分人,如李朝峰等,则是脸色煞白,心急如焚。
他们想要出言反驳,却被那股庞大的声势,压得说不出话来。
然而。
从始至终,祝兴宗都没有任何反应。
他就那样静静地坐在主位上,看着底下那些人,如同看着一群跳梁小丑在卖力地表演。
他一言不发。
那冰冷的视线,缓缓扫过每一个出列表态的人,仿佛要将他们的面容,深深刻进自己的脑海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成鸟,功德成仙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越成鸟,功德成仙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