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国栋带领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拓展团队来到海地。在海地火锅纪事,可谓一锅回收红油里的扶贫,却在这个原本很难赚钱的国度里,找到了巨大的商机。
飞机降落在太子港国际机场时,舷窗外的天空是一种浑浊的灰蓝色,跑道旁的荒草长得比人高,几个赤着脚的孩子追着飞机尾气奔跑,尘土在他们黝黑的皮肤上画出一道道白痕。
史国栋拎着随身行李箱走下舷梯,湿热的空气裹着海水的咸腥味扑面而来,刚走两步,皮鞋就陷进了机场外未铺平的泥地里。
“史总,这边!”举着“川渝味道”纸牌的男人和迈克尔快步迎上来,是提前在海地找的本地向导皮埃尔,“您这箱子看着不轻,里面装的是……”他盯着行李箱上印的辣椒图案,眼神里满是好奇。
史国栋弯腰把鞋从泥里拔出来,苦笑着摇头:“是能让海地人暖和起来的东西。对了,之前说的富人区店铺,都落实了?”
皮埃尔点头如捣蒜,却又突然压低声音:“史总,不是我泼冷水,您在富人区开火锅店没问题,但您说要教黑人员工种蔬菜、做豆腐……他们大多连饭都吃不饱,哪有心思学这些?”
两人坐上一辆破旧的皮卡车,车斗里堆着几个鼓鼓囊囊的麻袋,皮埃尔说那是给店铺员工准备的大米。车开在坑洼的公路上,沿途的景象让史国栋攥紧了拳头:低矮的铁皮屋歪歪扭扭挤在一起,几个瘦得只剩骨架的孩子围着一个发霉的面包争抢,一位母亲抱着肚子干瘪的婴儿坐在路边,眼神空洞地望着远方。
“皮埃尔,你说海地有一百万多人口?”史国栋突然开口,声音有些发紧。
皮埃尔愣了一下,随即摆手:“史总,您记错了,是一千多万!不过大部分人都住在贫民窟,能到富人区消费的,也就那么几千人。”
史国栋的心脏猛地一沉,他之前做调研时,助理把“千万”错写成“百万”,如今亲眼所见,这么高的人口密度,才知道这里的贫穷远超想象。皮卡车在一家挂着“LUXE”招牌的酒店旁停下,隔壁就是即将开业的第一家“川渝味道鱼羊鲜火锅”,店面的玻璃擦得锃亮,与周围破败的建筑格格不入。
“史总,员工都在里面等着呢。”皮埃尔推开门,十几个穿着统一工服的黑人站成一排,他们的眼神里带着期待,也藏着不安。史国栋走到他们面前,笑着举起手里的蔬菜种子:“今天咱们不聊火锅,先聊聊怎么让家里的菜篮子满起来。”
人群里顿时响起一阵窃窃私语,一个叫穆萨的年轻小伙站出来,他的胳膊上还留着帮人搬运货物时被划伤的疤痕:“史总,我们连自己住的地方都没有,哪来的地种菜?而且就算种出来,也卖不出去啊。”
史国栋早有准备,他从包里掏出一张地图,指着店铺后方一块闲置的空地:“那块地我已经租下来了,明天就找人翻土,种子我来提供,种出来的蔬菜,咱们火锅店全部收购,价格比市场上高两成。”
穆萨的眼睛亮了起来,周围的员工也开始小声议论,原本紧绷的气氛渐渐缓和。可就在这时,皮埃尔突然拽了拽史国栋的衣角,凑到他耳边说:“史总,那块地之前是贫民窟的人用来堆放垃圾的,里面全是碎玻璃和塑料,而且贫民窟的帮派经常在那一带活动,不安全。”
史国栋皱起眉头,他看向穆萨,想听听他的想法。穆萨咬了咬嘴唇,坚定地说:“史总,只要能让家人吃上饭,碎玻璃我们可以捡,帮派我们可以躲。我妹妹上个月因为营养不良晕倒了,我不想再看着她饿肚子。”
看着穆萨眼里的光,史国栋心里一热,拍了拍他的肩膀:“好,那咱们就干!明天早上七点,这里集合,咱们一起去清理空地。”
第二天一早,史国栋带着员工来到那块空地,眼前的景象比想象中更糟糕:腐烂的垃圾散发着刺鼻的臭味,几只野狗在垃圾堆里刨食,碎玻璃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穆萨率先拿起铁锹,弯腰开始清理垃圾,其他员工也跟着动起来,史国栋也撸起袖子,加入了清理队伍。
“史总,您怎么还亲自干活?”穆萨看着满头大汗的史国栋,有些不好意思。
史国栋擦了擦脸上的汗,笑着说:“咱们是一家人,一家人就得一起干。对了,你们平时除了吃玉米糊,还能吃到什么?”
穆萨的眼神暗了下来:“有时候能买到过期的面包,运气好的话,能捡到渔民不要的小鱼。我妈妈总说,要是能吃上一口有营养的东西,弟弟妹妹就不会总生病的。”
史国栋心里发酸,他想起自己带的黄豆和绿豆,晚上收工时,特意把穆萨和几个员工留下来,在店铺的后厨教他们做豆腐。
泡好的黄豆在石磨里磨成浆,煮开后点上石膏,不一会儿就凝结成了白白嫩嫩的豆腐。穆萨小心翼翼地拿起一块豆腐,放进嘴里尝了尝,眼睛瞬间红了:“史总,这东西太好吃了,我从来没吃过这么软的食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舌尖上的创业鱼羊鲜火锅崛起记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