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接通,是叶护士长的母亲接的。两位老姐妹在电话里唏嘘不已,互道珍重后,周文瑾提出了想跟叶子通个话的请求。
“文瑾啊,叶子她……她现在忙得脚不沾地,几天没回家了,电话也常常打不通。”老同事的声音充满担忧,“我试试看,等她有空我让她给你回过去。”
等待是焦灼的。直到第二天深夜,周文瑾床头的电话才骤然响起,吓了她一跳。她连忙抓起听筒,那边传来一个极其疲惫但依然清晰的女声:“周阿姨,我是叶子,对不起这么晚打扰您。”
“不打扰不打扰!叶子,你辛苦了!你现在……还好吗?”周文瑾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
“我还好,周阿姨,就是有点累。”叶子的声音带着长时间缺乏睡眠的沙哑,“医院里情况……比较紧张。防护物资消耗太快,人手也紧,大家压力都很大。”
周文瑾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切入主题:“叶子,阿姨是过来人,知道这时候一线最需要什么,也最怕什么。我有些话,可能啰嗦,但你想听听吗?”
“周阿姨,您说!您是老前辈,您的经验太宝贵了!”叶子的语气立刻变得认真起来。
于是,周文瑾将自己几十年来总结的,尤其是在应对各种呼吸道、接触性传染病方面积累的宝贵防护经验和注意事项,倾囊相授。她讲的不是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而是实战中的细节:
“叶子,提醒孩子们,穿脱隔离衣一定要严格按照流程,互相检查,半点不能马虎!脱比穿更危险,顺序不能错,动作要慢,避免产生气溶胶。”
“护目镜起雾影响视线是大问题,可以用点稀释的洗手液涂抹内侧,再用纱布擦干,能管点用。”
“下班后,再累也要彻底清洗,鼻腔、耳廓这些地方容易忽略,要注意。心理压力大的时候,让大家有机会说说,别憋着……”
她甚至回忆起当年物资匮乏时,如何消毒重复使用某些医疗用品(虽不提倡,但紧急情况下可作参考)的土办法,以及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限度保护医护人员。
电话那头的叶子,听着这位老前辈细致入微、充满关切的嘱托,疲惫的眼睛里泛起了泪光。这些经验,有些她知道,有些则是宝贵的补充,更重要的是,这份来自前辈的关怀和支持,在这个艰难时刻,显得弥足珍贵。
“周阿姨,太谢谢您了!您说的这些,我一定转达给科室的同事们!真的……非常感谢!”叶子的声音有些哽咽。
放下电话,周文瑾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稍稍松弛下来。窗外的夜色深沉,她的心却仿佛找到了一丝落点。她无法像年轻时那样冲锋在抗疫一线,但她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一颗永不褪色的医者仁心,通过一根电话线,将经验和关怀传递到了千里之外的前线,传递到了女儿身边。她在这场全民战争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站位,发挥着一份老医务工作者的、沉甸甸的余热。
而此刻,在改革开放前沿的南方,另一位林家人——林向洋,也正以其商人的敏锐和担当,面对着疫情带来的巨大冲击与责任,他的“战场”,则在另一片没有硝烟的烽火线上。
《三江奔流》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三江奔流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三江奔流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