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清晨的城东零碳项目工地,薄雾还未散尽,东方热能的机组运输车队已缓缓驶入围挡。苏晚穿着工装外套,手里攥着设备验收清单,指尖在“机组尺寸:3200mm×1800mm×2500mm”的标注上反复确认——这是上周和厂家核对过的最终尺寸,机房预留的基础空间刚好适配,可心里还是忍不住紧张,毕竟这是项目核心设备,容不得半点差错。
“苏工,别担心,我让技术部的人提前量过基础尺寸,长3250mm,宽1850mm,留了50mm的调整空间,肯定没问题。”老周推着测量仪走过来,语气里带着笃定,“就是昨晚下了场小雨,基础表面有点湿,得先擦干再放线,不然墨线会晕开,影响定位精度。”
林晓雅抱着刚打印好的“机组安装流程表”跑过来,头发上沾了点露水:“苏工,德国工程师托马斯刚才发消息,说他们上午十点到,想现场看机组的开箱验收,还带了最新的管路对接图纸,说是优化了密封结构,能减少15%的热损耗。”
苏晚刚想点头,就看到顾沉舟的车停在不远处,他拎着两个保温袋走过来,身上带着外面的凉意:“刚从钢结构厂过来,他们说要是机组基础有偏差,随时能加急做调整件,材质用Q355钢,强度够,还能防腐。”他把保温袋递给苏晚,“阿姨早上煮的山药瘦肉粥,放了点小米,你昨天说胃里不舒服,先喝点暖暖胃。”
苏晚接过粥,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心里泛起一阵暖意。她抬头看向顾沉舟,眼底带着笑意:“你总是提前想到可能出的问题,好像不管遇到什么情况,你都有应对的办法。”
“不是提前想到,是知道你会盯着细节,怕你因为一点偏差焦虑。”顾沉舟拿起验收清单,手指在“绝缘电阻≥500MΩ”的标准上划过,“一会儿开箱后,先测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这两项是关键,要是不达标,后续调试会出大问题。我已经让电工组准备好兆欧表,随时能测。”
上午九点半,机组开箱开始。苏晚和托马斯一起检查机组外观,银色的外壳没有磕碰痕迹,铭牌上的参数与合同一致。电工组的师傅用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屏幕上的数字稳定在“650MΩ”,远高于标准值。托马斯笑着点头:“东方热能的设备质量确实不错,比我们预期的还好,绝缘性能这么好,冬季潮湿环境下也不用担心漏电风险。”
可就在放线定位时,老周突然喊了一声:“苏工,顾总,基础的宽度差了10mm!预留的1850mm,实际量出来只有1840mm,机组的宽度是1800mm,虽然能放进去,但两侧的检修空间只有20mm,不符合规范要求的30mm,后期维护会很麻烦!”
苏晚心里一沉,规范要求检修空间不得小于30mm,20mm的间隙连工具都伸不进去,要是强行安装,后续机组维护时就得拆机组,会耽误工期。托马斯也皱起眉:“检修空间不够是大问题,零碳项目的设备需要定期维护,要是维护不方便,长期运行会影响节能效果。”
顾沉舟蹲下身,用卷尺反复测量基础尺寸:“是混凝土浇筑时的收缩偏差,问题不大。我现在联系钢结构厂,让他们做两块10mm厚的不锈钢调整板,垫在机组两侧,既能增加检修空间,又不影响机组的水平度。他们有现货,中午就能送过来,不耽误下午的安装。”
他拿出手机拨通电话,语气干脆:“王总,要两块1800mm×10mm×50mm的不锈钢板,中午十二点前送到城东项目工地,表面做拉丝处理,避免生锈。对,加急,运费我这边出。”
挂了电话,他看向苏晚:“调整板垫上后,检修空间能到30mm,刚好符合规范。你看这个方案行不行?要是觉得不锈钢板影响美观,也可以用环氧树脂板,就是硬度差点,长期受力可能变形。”
苏晚看着他认真询问的眼神,心里满是暖意——他总是尊重她的专业判断,不会直接做决定,而是提供备选方案让她选。她点头:“不锈钢板好,硬度够,还能防腐,和机组外壳也搭,就用这个方案。”
中午十二点,调整板准时送达。师傅们快速安装调整,重新放线定位,机组终于稳稳落在基础上,两侧的检修空间刚好30mm。托马斯看着调整后的效果,忍不住感慨:“你们的应变能力太强了,换作其他团队,可能要耽误一天工期,你们半天就解决了,还这么规范,这就是‘中国速度’吧!”
下午两点,机组安装完成,开始进行管路对接。苏晚和托马斯一起核对管路图纸,他指着优化后的密封结构说:“我们把原来的橡胶密封圈换成了硅橡胶材质,耐温范围更广,-50℃到200℃都能用,还加了金属挡圈,能防止密封圈变形,使用寿命能延长5年。”
苏晚点头,在图纸上标注:“我们会在管路上加装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密封情况,一旦出现泄漏,BIM运维平台会立刻报警,这样能及时处理,避免影响机组运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星脉之心破渊者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星脉之心破渊者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