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9月1日,即农历八月初三。
已经入秋了,但上京城的白昼,依旧被盛夏的余威牢牢攥住。
直到夜幕四合,墨蓝的天幕缀满繁星,积攒了一天的热气,才被晚风悄悄带走些许。
凉意从宫殿的飞檐下、地砖的缝隙里丝丝渗出,缓解了白日的闷热。
当晚,杨宣娇与傅善祥如常在偏殿暖阁相聚。
琉璃灯盏光线澄明,映着萧有和认真的小脸。
他正诵读《孟子·公孙丑上》,义理虽深,背诵却一字不差。
傅善祥心下宽慰,细致讲解“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又引证古今仁人志士事迹,说得深入浅出。
萧有和听得专注,偶尔发问,竟能切中要害。
课业完毕,夜色已深。
杨宣娇让于嫂先带萧有和去安歇,自己则与傅善祥在窗边贵妃榻坐下。
两人说了些体己话,话题绕着孩子读书的进益、饮食起居等琐事。
窗外星河低垂,殿内烛影摇红,映着两张略带倦意却娇美的面容。
更漏声声,星斗渐移。
待夜色浓得化不开,两人才互道晚安,各自回房。
宫苑内外很快陷入一片寂静。
只有远处宫墙外,传来巡更卫士规律而沉闷的梆子响。
间或几声犬吠,划破秋夜的宁静,反更衬出宫闱深处的空旷与冷清。
不知到了什么时辰——子时?还是丑时?
一阵极其急促、却又强行压低了声响的敲门声,混杂着妇人焦灼的低唤,猛地将杨宣娇从浅眠中惊醒。
“王妃!傅姑娘!醒醒,快醒醒!府里出大事了,得立刻走!”
是于嫂!
杨宣娇心中一凛,睡意瞬间消散。
她一把掀开湖丝薄被,赤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抓过屏风上的外衫披好。
窗外仍是浓稠的黑暗,但一种不寻常的、如同闷雷滚地的喧嚣,正由远及近,像涨潮的洪水,带着毁灭的气息涌来。
那声音的源头,正是东王府正门的方向!
她心头狂跳,几步冲到窗边,一把扯开霞影纱,朝外望去。
这一眼,让她呼吸一窒,手脚瞬间冰凉。
东边天空,竟被映成一片诡异而跳动不止的橘红!
是火光!冲天的火光!
伴随着火光,是无数人呐喊的声浪、兵刃猛烈撞击的刺耳声,以及……清晰可辨的厮杀与惨叫声。
她猛地转身,扑到床头那个紫檀木抽屉前,熟练地打开暗格,取出一个沉甸甸、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物件。
那是前几年,萧云骧派人送来,给她防身的转轮手枪。
冰冷的金属触感,透过油布传来,让她纷乱的心绪,稍稍有了依靠。
随枪附赠的三盒子弹,早已在被她平日在后院试射,消耗一空。
这种定装子弹,在上京城内,是绝难补充的稀罕物。
西王府与她的联络,又被兄长杨琇青严密监视。
因此,这弹巢中仅存的六发子弹,她再也舍不得轻易击发。
冥冥中,她觉得这可能是紧要关头唯一的指望。
这时,隔壁傅善祥的房间也亮起了灯。
只见傅善祥云鬓微散,仓促披着外衫,脸上血色尽失,一双美眸,充满了惊疑恐惧,正望向她。
两人都是深知神国内部倾轧之人,隔空对望一眼,
甚至无需只言片语,都已从对方苍白的脸上,读到了与自己内心一模一样的不祥预感。
她们匆忙穿好衣袍鞋袜,快步走到房门口。
杨宣娇拉开门,见于嫂站在那儿,身后是秦嫂、张嫂等几个平日伺候的仆妇。
几人面色凝重,衣衫因匆忙而起,显得不甚齐整,但眼神里却寻不见多少慌乱。
她们站的位置,隐隐构成一个相互呼应、便于警戒的简易阵型,将杨傅二人的房门护在核心。
“王妃,傅姑娘,”
于嫂声音压得极低,语速快而清晰,
“有大队叛军攻入王府,人数众多,下手狠绝,见人就杀。眼下正往东王居住的军机房扑去。”
“东王殿下那边……情况不明,但形势危如累卵,此地不能再留。”
杨宣娇强压着狂跳的心脏,抬手指向东面那片映红半边的天空,声音发紧:
“能确定是叛军?不是清妖趁夜偷袭?”
“看服饰和做派,是咱们神国的人。”
于嫂语气斩钉截铁,
“但既然刀口对着自己人,那就是叛军,没错!”
她上前半步,语气带上恳切:
“王妃,傅姑娘,眼下情势万分混乱,小王爷的安危最要紧。”
“我们必须立刻从西侧门走,我等已有安排,拼死也会护送你三位出城。”
于嫂说话间,秦嫂和张嫂已侧身挤进内室。
萧有和早已被外面的动静惊醒,正迷迷糊糊,坐在雕花大床上揉眼睛,小脸上全是懵懂的恐惧。
两人动作麻利,一人低声安抚“小王爷莫怕”,一人已抓过床边的细棉布衣裤,手脚利落地为他套上,又弯腰替他蹬好软底布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