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不清楚张海桐的味蕾到底怎么长的。
张海平有一阵经常来雨村消遣。我实在不清楚他来这里消遣的目的,如果真的是玩儿,那为什么张海桐和闷大爷在外面装模作样的下棋,张海平在厨房兢兢业业给胖子当苦力。
好像每次他和张海桐同时出现,张海平都是那个自愿做苦力的人。
张海平曾经说过,张海桐漫长的生命里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在吃药。自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后,他用药的频率就越来越频繁。
一直到现在,还会服用止痛药。
“族医喜欢创新,什么味道的补剂都能做出来。你能想象鲱鱼罐头味的补剂吗?”
“可能这也是为了刺激他日益退化的味觉。”
我明白他要说什么了。“然后给人弄成铁胃了对吗?好消息是味觉现在好了,坏消息是味觉变异了。”
对,舌头直接换新的,人也是新的!
张海平非常赞同。
根据实践来看张家人很好养活,而且不挑。闷油瓶的好恶仅仅只是在环境优渥的时候展现出来一点,比如他喜欢清淡饮食,而且对味道古怪的食物兴趣不大。
张海桐这人相比之下堪称变态。吃东西跟刚从荒野求生下来一样,给什么吃什么吃什么都好吃。不爱吃的一边说难吃一边猛猛吃,就跟没长味蕾一样。
除了他,张海楼更是猛人。也不知道南部档案馆的张家人是怎么过日子的,总有种当野人的感觉……
当然咱们也不能怪人家,毕竟闷油瓶这个族长,当野人也挺有心得的。要不是时运不济被人抓了,这小子说不定当一阵子自由的马喽就自动回人类社会干老本行。
说这些,是因为张海桐带了许多纳豆回来。
他带了十几盒,要不是因为过海关很麻烦,他还打算多带点。
我问他:“你就在日本溜达一圈,难道口味也被人家同化了?”
张海桐没理我,自顾自把那十几盒纳豆摆桌上。摆完了才说:“给族长的,让他想起来就吃点,对骨骼和消化好。”
“而且也没那么难吃。”
他摆完之后,又说:“我问过族医了,族长能吃这个。就是不能过量,隔几天吃一盒吧。”
我抬头去看闷油瓶。他正搬了个小板凳坐在院子里,给趴在他腿间的小满哥挠痒痒。
小满哥年纪大了,容易得病。闷油瓶时不时就抱着小满哥挠,不仅可以让它开心,还能顺便检查有没有皮屑和红疹。
闷油瓶察觉到我的视线,目光落在张海桐掏出来放在院子折叠桌上的那几个盒子上。
然后肉眼可见的嫌弃了。
他这人表情波动很小,因此哪怕一点点变化都很明显。
我心想张海桐你可真是翻车了,你家族长一点也不喜欢这玩意儿。
张海桐像一些东亚家庭固执的老母亲,把东西往这一塞,就说能吃、好吃、有营养。
“这玩意儿能好吃吗?”我对这个真的接受无能。当年跟朋友去过一家日料店,吃生的倒是无所谓,在野外别说生的,虫都能吃。但是平时消费又不是荒野求生,纳豆这玩意儿真的有点消受不起。
“比上个世纪好吃多了,感谢食品科技的进步吧。”张海桐把包一甩,上楼去了。
我回过味儿了。
张海桐活的真够久的。关于他的经历我了解过不少,这小子经历过抗日战争。说不定当年还缴获过鬼子的军粮呢?
要知道当时日本鬼子的军粮包含纳豆,而且是重要的营养来源。那会儿不仅工业食品没现在发达,连粮食质量都比不上现在。
那个年代纳豆的味道确实只会更难吃。
虽然闷油瓶有点不喜欢,但吃饭的时候,胖子还是给他专门准备了一个小碗,用来制作纳豆拌饭。
我和胖子出于好奇,也一人来了一盒。
张海桐刚下飞机又坐大巴,不太想吃饭,在旁边喝了两口汤就算了。
要不说张家人瘦呢?常年控制饮食加上高强度运动,这些人没把自己作死都算老祖宗给的超人体质厉害,纯抗造。
闷油瓶糟践自己身体一百多年,到了近代用黎簇的话来说就是高爆发、高敏捷但是耐力比较低。容易打完一场狠的然后没电。
这一点我和胖子深以为然,每次碰见事儿闷油瓶确实猛的一批,但是猛那一下子完了就很容易透支身体。
就像在水盗洞放血也是一样的。同样是放血,我年轻的时候放完还能蹦跶一阵呢。他放完当场就脸色煞白,出来之后直接晕了。
我一直认为闷油瓶的凝血功能障碍和贫血是因为他常年放血以及血脉缺陷的结果。
至于张海桐,他要不是能返厂更新,估计这会儿坟头草都八丈高了。
不对,某种意义上来说,张海桐坟头草确实挺高了……
秦岭那地方很适合海桐树生长,长个两米高都是常态。环境越好它长得越好,环境差它也能长得好。不仅不怕病虫害还能净化空气,而且也不挑生长环境。
所以经常用于城市绿化。
张海桐的名字真是和这种树一样耐造,跟叠了不死buff似的。
闷油瓶捧着纳豆饭看了一会,捞起一筷子吃了。
我没从他脸上看出任何不好的表情,除了对付纳豆拉丝比较麻烦,他就这么面不改色吃完了。
我和胖子实在难以下咽,最后放弃食用。打算一会出去溜达的时候喂流浪猫流浪狗……
后来那十几盒纳豆张海桐拿走了一半,说要带回去给张女士他们试试。据说大部分还是张海桐解决掉的。
因为我看见张女士在朋友圈里发文表示担心。原内容大概是:孩子的味觉越来越古怪了怎么办?
张女士看起来爽朗,其实非常细心。她很早就能感觉出来张海桐有些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尤其在吃到难吃的饭的时候。
如果对面是他亲近的人,再难吃他都能面不改色吃完。不亲近的就直接不吃了。
有一次回家我把这事儿给我妈讲。我妈来了一句:真不愧是你的朋友啊,小邪。
我:您其实可以直接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
我妈大概觉得,我和张海桐他们真是抽象到一块了……
《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醉爱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醉爱小说网!
喜欢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盗笔: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