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询,今日情况,我们不是早就料到了吗?”
宋钦莲倒是心大,筷子一直没停:
“飞鸟尽良弓藏,由不得鸟,由不得弓,也由不得挽弓人。
孙家前些日子还劝我造反呢,孙老将军人不错,就是上了岁数难免糊涂,昨日钦山已收了他的虎符,你再寻个理由把他调回地方郡吧,我看巴东就不错...”
北伐后魏国新政伊始,世家盘根错节的关系开始被瓦解,但却暂无合适的寒门贤才安插在朝堂内与之抗衡。
眼见一道道政令对自己的蚕食,世家们不可能束手就擒。
他们试图攀附手握军权的宋家,继续连成一片,与皇权对抗。
可惜,他们碰到了铁板,宋氏权势滔天,但有宋钦莲坐镇,北平王府完全不结党站队。
但这不丝毫影响世家继续想方设法制造事端。
到了最后,宋钦莲不耐与他们见招拆招。直接让已封为北平王的宋钦山上了道折子,称暂无战事,请求赋闲在家。
“昌儿若还是活着...”
李询眸色黯了下去,看了一眼在一旁埋头专心吃饭的女童,眉梢便不自觉的耷拉了下去。
“可是没有如果啊...“宋钦莲搁下筷子,也叹了口气:
“阿询,世上没有如果。这就是我的命,昌儿的命,也是你的命。”
“那你也不打算继续北伐了吗?”
“不去了,柔然不去了,哪儿都不去了...”宋钦莲边说,边给女童擦了擦嘴角的饭渣。
“哪儿都不去了?”李询有些惊讶,随即是不可置信的惊喜:
“可你先前不是说...说打完仗后不打算待在宫里,要到处转转的吗?”
“之前我想着,光顾着打下大片的土地,都没来得及仔细看看。所以我打算平定局势后,就信马由缰周游各地,四处转转。看看中原的锦绣河山,瞧瞧塞外的大漠风光....
但现在我改主意了...”
宋钦莲抬头望着李询,眉眼带着柔和:
“我不能把陛下一个人丢在这里,要不然你就真成了孤家寡人了。日后我就长期驻扎在椒房殿里,什么也不干,就看着舒儿长大,再顺便监你的工。
她笑的那样柔,让李询都有些发愣。
“我要好好看看,我的陛下呀,是怎么治理本将打下的大好江山。”
“好...”李询眉头一舒,绽出明艳的笑来。
他轻声应下后,又提起了其他事来:
“既然你不打算出去了,那我多派遣点工匠将永乐公主府修好。
椒房殿太小,魏宫里规矩又多,公主府竣工后,你也能时不时借住到宫外。”
“别!”宋钦莲连连摆手:
“万佛寺刚修完不久,公主府慢慢修便是了,否则周度支又该追着我骂了...”
再往后的几年里,宋钦莲过得磕磕绊绊,整日都是鸡飞狗跳的烦心事。
后宫一些妃嫔对她的独宠敢怒不敢言,便暗中针对她。
宋钦莲养的鱼,就没有一缸能活过七天的,直叫年幼的永乐公主大呼‘神奇’,以为每七日池鱼就会自动变色。
养在御厩里的血汗马瑶影,随她征战多年,忽然发疯,狂奔到御花园中,撞伤了妃嫔。
那妃子是高门之女,父兄皆在前朝为官。她性情温和,素来不争不抢,被撞伤后,当夜不治身亡。
皇后娘娘的一匹马,与重臣之女的性命,孰重?
为平息事端,宋钦莲忍痛下令,将战马处死,堵上了悠悠之口。
除了后宫,前朝对她的意见也到了顶峰。
汉臣们难以忍受女人执掌军权,认为皇后的声望影响到了帝王的权威。
世家们也憎恨她提倡的新政,在地方上阳奉阴违,刻意怠政。
而军队的将领,则对宋钦莲的深居不出倍感失望,时不时闹出事来,试探魏宁帝的底线。
正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为宋钦莲处境雪上加霜的是,连续几年的异常气候,让分田难以推行,国库捉襟见肘下,外邦又开始有所动作。
几年下来,李询切实明白了什么叫‘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
日日焦头烂额的李询也有被逼急的时候,气到最厉害的一次,下了朝就嚷嚷着要抄斩一个臣子全族——
因为那臣子将灾年的粮食歉收,归因于皇后私德有失。
宋钦莲为维持前朝稳定,依旧竭力劝阻。
“阿询,我能杀光胡人一个部族,两个部族,十个部族,却没法屠净千千万万的胡人。
你也一样,你能抄斩一个陈家,那苏家,沈家,谢家,王家,卢家,司马家,满大魏的百年世家,你屠的完吗?难不成不顺者,尽数屠之?”
李询闭了闭眼,忍不住心力憔悴的叹息,又听宋钦莲继续劝他:
“哪怕你明知那些臣子处处为难你,日日责难我,恨不得攥着笏板直接敲死咱俩。但治江山真的离得开他们吗?归根到底,他们与我们一样,都是为了江山社稷。但是他们又与我们不一样——因为我们能包容他们。为君者,自当海量大度,能包容异己见者。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公主,您就这?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公主,您就这?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