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仿佛看穿了众人的心思,他站起身,走到墙边巨大的地图前手指点在南洋广袤的疆域上。
“毁灭与建设,本就是一体的两面。”他背对着众人道,“我们在外面做的,是为了扫清障碍,赢得空间。而真正的根基,在我们自己家里。”
同日稍晚,第一次召开的国家建设委员会会议上。
宽敞的会议室里,长条桌旁坐满了负责工业、交通、农业、财政等各部门的官员。
张弛坐在主位,听着各方面的汇报。
“……大统领,各位同僚。”负责城市建设的部长指着墙上的规划图。
“随着移民数量持续增加,以及工业化进程加速,各大主要城市,如首都、汴州城(原曼德勒)、密州城(密支那)、曼谷、吉隆坡等,以及内陆新兴的工业市镇,都面临着巨大的住房压力。
新建住房需要海量的砖瓦、木材,以及越来越多的钢筋水泥。”
“光是住房还不够,”张弛看向文教卫生部门的负责人,接口道,“配套必须跟上。
大量的移民家庭涌入,托儿所、小学、医院诊所、菜市场、供销社…
这些公共服务设施必须同步规划建设,否则城市就无法正常运转,甚至会引发社会问题。”
接着张弛环视全场,直接定下了未来几年的基调。
“诸位,从今年,45年开始,到48年,我准备将其称为我们南洋合众国的‘大移民大发展阶段’。”
对于张弛这个熟知未来发展的穿越者来说,他有信心这几年是南洋最安全,最不受外部影响的发展阶段。
冷战初起,白鹰的目光将被欧罗巴牢牢吸引,柏林危机等一系列事件会让东西两大阵营都无暇他顾。
“我们这一阶段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从民国,尽快、尽可能多地吸收移民。
目标是在这三到四年内,引入1000万到2000万的华人同胞。”
这个夸张的数字让在座的一些人微微吸气。
但这却是必须的,甚至可以说,无论有多少困难,南洋都必须在吸收移民这件事上全力以赴。
“同时……”张弛继续道,“我们要在这些移民中,以及我们原有的本土华人基础上,通过职业培训和教育,初步转化、培养出至少800万的产业工人和技术人员。
这是支撑我们未来工业化的核心力量!”
他用手掌按在桌面的地图上,仿佛要按住那蓬勃发展的势头:
“在这一阶段,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城市,尽快完成主要区域的城市化与次级区域的市镇化建设。
目的就是要吸纳这海量的移民和原有的本土人口进入城市、城镇,让他们成为工人,成为市民,成为建设我们国家的主力军。”
他看向负责基建的官员:“而要支撑这样规模的城市化和人口流动,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超前,接下来的基建重心,我明确三条。”
他竖起一根手指:
“第一,公路,尤其是连接主要城市、工矿区与港口的干线公路网,要优先硬化,提升通行能力和效率。”
当前南洋境内的大量公路还都是殖民者时代留下的土路,没经过硬化处理,没有沥青路也没有柏油路。
各类进口和仿制的白鹰卡车确实耐造,但道路水平不行,这交通效率就提不上来。
接着他竖起第二根手指:
“第二,铁路,现有的铁路线要扩能改造,新的线路,尤其是贯穿南北、连接主要经济区的动脉要抓紧勘探建设,铁路是工业的血管。”
大宗货物如煤矿、铁矿石、大米等,除了船运,主要靠的就是铁路。
可以说,工业革命以来,铁路的发明才让西方列强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南洋自然也不能落下。
后世的高铁什么的那是好高骛远,量产的内燃机车和足够长度的铁路才是当务之急。
最后,他竖起第三根手指,指向地图上两条蜿蜒的蓝色脉络:
“第三,伊洛瓦底江和湄南河的水利工程。
这不仅是防洪抗旱、保障农业命脉,更是未来水力发电、提供清洁能源的关键。
要成立专门的工程指挥部,统筹推进。”
伊洛瓦底江贯通勃固南北,湄南河贯通暹罗南北,这两条大江大河不仅在船运上有重大作用,还担负着发电、调节水利等一系列的作用。
好在,治水这个事,华人自古以来就是专业的。
张弛相信只要引入足够的资金和劳动力,就能率先盘活伊洛瓦底江和湄南河沿线的经济。
会议室里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和沉重的呼吸声。
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副蓝图的宏大与沉重。
“诸位,”张弛最后总结道,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我们要有在鬼子本土投下燃烧弹和‘金雀花’的决心,更要有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千万广厦、贯通万里通途的魄力和执行力。
南洋的未来,就在诸位手中了。”
-----
爪哇岛,这座位于东南亚群岛核心地带的长条形岛屿,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将承载超过1.4亿人口,成为全球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