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我能留下阻止这一切。"
吕布凝视着许茂。
"许兄,你忘了我们来到冀州的初衷吗?"
许茂闻言一愣。
片刻后,他才回应:
"怎会忘记?我们来冀州,是为了解救百姓!"
吕布听罢,点头道:
"可现在百姓并未得救,反而招致了更大的灾难,你觉得这样合适吗?"
这个问题,许茂无法回答,唯有默然。
吕布见状,长叹一声,开口道:
"仙境如此大动干戈,除了展现他们的愤怒,还暴露了他们的恐惧。"
"他们惧怕我,惧怕新秩序,惧怕这片古老大地上的变革,因此急于抹去这一切。"
"灾祸因我而起,理应由我来终结。"
"我绝不可能,也绝不允许在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之际独自逃离,那将是对我的尊严的侮辱。"
吕布推开窗户,看着窗外无数期盼的目光,继续说道:
...
"千峰破石铸天山,烈焰熔铸如常谈。"
"魄散骨消犹不惧,誓留皓洁映世间!"
吟罢《灵石颂》,吕超身上闪耀着皎洁灵光。
浩瀚正气澎湃涌动。
然而此刻,不再有往昔的斑斓异象。
在座每位文士,心海皆震荡,因文胆内回荡着金属撞击的轰鸣。
仿佛……
有匠魂握锤,正在锻铸神铁。
铿锵、乒乓!
伴随着敲击声,众人脑海中浮现诸多往事。
尽是他们曾经的历练。
有的令他们自豪,
有的使他们惭愧。
还有许多当时并未察觉,如今回顾却觉偏离本心之事。
这就是诗赋的奇幻力量。
蕴藏着拷问灵魂的威能。
使众人的心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磨砺。
经受锤炼后,瑕疵尽去,个人境界显着提升。
不独他们,许茂亦承受了这番“铸造”。
待到终结,已是汗流浃背。
"竟乃一首罕见的洗魂诗!"
所谓洗魂诗,皆带有洞悉内心的强大力量。
洞察内心,无疑艰巨无比。
而这正是儒道追寻的境地之一。
人生在世,若能对天地、对百姓无愧尚难,
更何况要做到对自我无悔,亦是不易。
这是品德修炼,亦是心性磨砺。
提升品德与心性,绝非易事。
因这本质就是自我挑战。
以死亡为例。
多数人恐惧死亡。
少数能勇面死亡;
更稀少者能坦然看待;
唯有极个别视死如归。
当然,吕超这般拥抱死亡者亦有之。
这便是心境层次的体现。
可惜,古往今来,洗魂始终艰难无比。
谁无私欲,谁又能真正无惧死亡?
如此之人,寥寥无几。
因此,洗魂诗的存在至关重要。
它拷问心灵,让人直面内心深处的秘密。
一番质询后,或将引发脱胎换骨般的蜕变。
洗魂诗多矣。
许茂知之甚多,甚至亲自尝试创作。
然能达到吕超方才之境,闻所未闻。
此诗一现,仿若烈焰炙烤,神锤锤炼,心境竟如物化,于敲打中渐臻纯净。
"好一句誓留皓洁映世间!"
"纵粉身碎骨,也要前行不止!"
"唯有吕大人,能咏出如此诗篇!"
众人热泪盈眶。
这首诗意义深远,是全天下的儒者福音。
毫不夸张,有此诗存世,天下儒道门徒晋升大儒的概率至少提升两成!
对于文道的贡献,可谓空前。
然而此刻,世间已无暇顾及此细节。
因为在这样的境况下,吕超吟出这首诗,无疑是以生命为赌注。
诗中寓意志气。
那一句“愿以清白永存世间”,犹如沉默的千军万马,封住了所有质疑的喉咙。
何等崇高的誓愿!
吕超怀抱着与苍生共命运的决心,这般的高洁,岂容他们玷污?
人群中满是自责。
他们当然不会如此行事。
但这更坚定了他们的信念。
“既然吕大人已有决断,我等便不再劝阻,只是大人不去,我等亦不离开,宁可共赴黄泉!”
“清清白白地逝去,亦是一种福祉。”
“能与大人一同终结此生,乃是吾辈之荣光!”
众人异口同声,誓言般宣告。
这诗篇也深深触动了他们,令他们像吕超一样,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念。
吕超未曾预料到这一幕。
他确如所愿,能安然留下。
然而众人也随之决定留下。
这不是他的初衷。
他身死可化为天帝,重启新生。
但许茂等人仅此一生。
一旦陨落,便是真正的消亡。
或许,天帝具备掌控生死的力量,能使他们起死回生?
但非天帝,谁也无法预知其真实能力边界。
吕超能拿自己冒险,却无权将他人置于险境。
故此,他内心渴望许茂等人离去。
然而望向他们坚决的模样,他知道,那已是奢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生死无惧的我愈战愈勇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生死无惧的我愈战愈勇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