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实并不怪儒家,而是因为墨家的思想。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这是儒家最传统的道德观念,对待上司要忠诚,“君事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对待父母亲属要孝顺,“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人要有抱负且有毅力,“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如果你一老大,用儒家还是墨家?
墨家对自身的要求太严苛了,从墨家钜子到普通弟子,差不多都是用圣人的标准在要求自己,要求同伴,放眼天下,有几个人能做到?相比之下,儒家就没这么严了,即便是斯文败类,只要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就能出人头地,甚至出将入相。
如果想要做到,那必须是圣人。
墨家的开山祖师爷是诸子百家中,唯一一个草根阶层,唯一一个贫苦农民出身、一步步爬上来的,也正是因为在社会底层目睹了太多战争给平民百姓带来的苦难,这位先贤强烈地反对一切形式的战争。
反对战争,最好的办法其实是以战止战,就像后世的戴胜鸟,如果真把戴胜鸟放在东亚怪物房,他会比谁都乖,因为随便拎出来一个,都可以吊打他。
当然,也不能说是墨子思想迂腐,没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悲剧和无奈。
程世杰可不是大文豪,没有底气在众学者面前侃侃而谈,不过程世杰采取的方式是田忌赛马,让他们自己在一起交流。
其实,儒家会成什么样子,并不是因为儒家是什么样的,而是因为统治者,汉武帝尊儒,汉朝可以汉家布威四海八荒,也可以缔造盛唐。
经过这场没有主意的相互谈论,让在场的众人不得不承认,他们在自己某些领域非常擅长,而有些领域却不擅长。
随着墨铧的出现,儒家开始捐弃前隙,门派之争,而是一致对外,对付墨铧这个墨家巨子,和他的小猫两三只。墨家和儒家在当时的春秋战国时期都是显学。墨家甚至有盖过压倒儒家之势。正如孟子所说:“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
而且墨家是从儒家中分化出来的,只是因为不满意后来得儒子对儒学的发挥才与儒家分道扬镳而另起炉灶。大体相当欧罗巴的新教与旧教之争,为了新旧之争,欧罗巴可是集火打了几百年。
程世杰发现墨铧不仅动手能力强,动嘴的能力也不弱,他倒是有舌战群儒的架势,群儒讲大道理,墨铧说务实,辽东有多少工厂,制造多少产品,产出多少粮食,这场辩论,仿佛就像后世网上的段子。
玉帝:我主宰天道!
如来:你被猴打过。
玉帝:我历劫!
如来:你被猴打过!
玉帝:咱能不提猴吗?
……
现在情况其实跟这个段子差不多,墨铧的身后就是程世杰,程世杰以区区一隅之地,力挽狂澜,把建奴赶尽杀绝,把大明两百多年盘踞江南士绅集团几乎一扫而光。
他们再怎么诡辩,也改变不了既定的事实。
直到程世杰感觉差不多了,这才出现。
“广平摄政王监国驾到!”
监国通常情况下是皇帝外出,由一重要人物(通常为皇太子)留守宫廷代为处理国事。也指君主未能亲政,由他人代理朝政。
程世杰现在不是皇帝,却行使着皇帝的权限。
包括吕维祺等人马上一脸严肃,躬身施礼。
“拜见监国摄政王殿下,殿下万安!”
“诸位免礼!”
程世杰摆摆手道:“非常抱歉,本王处理国事,未能如约而至,失礼失礼,本王自罚三杯!”
如果现在是崇祯皇帝,在场的大部分人可以不卖他的面子,甚至摆谱,哪怕程世杰也是一样,当然,前提是,程世杰拿下南京之后,不抄士绅官员的家,不一口气往詹州流放一万六千余人。
事实上,这仅仅是第一批,未来还有更多人会被流放到詹州,面对这种情况,谁敢在和世杰面前摆谱。
就算自己不怕死,也怕全家连锅端。
程世杰的到来,倒让墨铧与众儒家的分争告一段落,程世杰望着众人道:“诸位,先别激动,我虽然不是墨家的传人,但是我对墨家轻空谈、重实践的治学态度极为赞赏,也对历代墨家先贤的学问和人格钦佩得五体投地。当然,我对儒家也没有偏见,我只是对一群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笨蛋而非常反感!你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吗?”
众人皆沉默不语。
墨铧一直以为,程世杰是墨家的分支传人,这也不能怪墨铧误会程世杰,因为程世杰太像墨家传人了。
从程世杰在东渡辽南以后,他这些年大力鼓励百姓屯田,大力吸引流民,采取以工代赈的方式,救济百姓,大力发明、推广几何、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而且不管做什么都极力从用技术来解决问题的做法,不仅仅是墨家当他把他当成了墨家的传人,事实上,儒家也是把程世杰当成墨家传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明末我真没想当皇帝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