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神殿授经、洪州道士王仔昔前往城隍庙斗法,铩羽而归的消息,瞬间传遍了整个东京城。
据说,通真达灵元妙先生轻描淡写地露了一手呼风唤雨之术,把王授经吓得魂不附体,跪地求饶。
有人不解,斗法败了,认输就是,为啥要跪地求饶?
此话一出,就被身边一些“消息灵通”的吃瓜群众,打入了鄙视链的最底层。
人家元妙先生喊的是“云来”,呼风唤雨只是顺带,召来雷云才是真!
当时那王道人的头上已经开始电闪雷鸣了,还不跪地求饶,莫非要等着挨雷劈么?
“我大姨妈的隔壁的王奶奶的孙子是禁军都头,当时就在城隍庙内当值,亲眼所见。”
“我堂兄是任飞任大官人的亲兵,据他说,那王授经都吓得尿裤子了。”
一时间,各种传言满天飞。
如果把这些传言中“亲眼所见”的人加起来,应该不下万人。
不过,这也很正常。
这等只在神怪传说里听过的事情,大家都没有亲眼见过,总觉得离自己很遥远。
但现在,传说中才有的事,竟然就在自己身边发生了,当然会被激动的吃瓜群众传得神乎其神。
当时在现场亲眼目睹了事件全过程的那批禁军、衙役,一回家,就被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其中有几个平时就爱卖弄的,更是添油加醋,把当时的情景描述得如同神仙打架一般。
偏偏大家还就爱听这些。
就这样,通真达灵元妙先生的名号,生生被东京城的吃瓜群众们,打上了“地仙”的标签。
蔡太师府中,跟着王仔昔一同前去的那两个道童,此时正跪在蔡京的面前,大气都不敢出。
“快说!你们的师父,躲到哪里去了?”
说实话,我们的蔡太师到现在都还是懵的。
那天,拿话激那洪州道士王仔昔前去找江北斗法之后,蔡太师就在府里的凉亭中,把玩一块来自极北之地的玉石。
天气太热了,这块玉石通体幽寒,拿在手中把玩,有静心、消暑之功效。
他想着,等到王仔昔斗法取胜归来,就把这块玉石赏给他,然后再去面见官家。
参高俅一个欺君之罪!
什么狗屁神霄府褚慧,什么狗屁左元仙伯,我呸!
如果官家真是帝君下凡,那陪同下界的仙官里,怎么可能没有我蔡元长?
正恨得牙痒痒的时候,本来晴朗的天,突然狂风大作,下起了倾盆大雨。
蔡京急匆匆的回书房避雨,一失手,玉石摔出去老远。
不祥之兆啊。
后来传回的消息,果然印证了蔡京的预感,也让他感觉更加不妙。
那王仔昔从城隍庙出来之后,失魂落魄,回到道观就宣称要闭关七七四十九日,把门一锁,再也没见出来。
蔡京派去的人,强行进屋,却发现屋内空无一人,但窗户皆是完好的,还落了锁。
无奈之下,只能把那两个道童带了回来。
那两个道童年纪本就不大,听到蔡太师发问,其中一个直接就哭了起来,另一个倒是战战兢兢的回了话。
“俺们不知道,师父回屋之后,刚开始还喊俺们去门口护法,后来就没有声音了。”
蔡京满肚子的怒火无处发泄,只得重重“哼”了一声,把两个道童赶了出去。
这个王仔昔,怎么就凭空消失了呢?
不跑路不行啊,他本来就只是个江湖杂耍艺人,跟着师父学了点障眼法,到处装神弄鬼,骗人钱财。
没想到机缘巧合,碰到了蔡京的儿子蔡鈃,就是后来娶了茂德帝姬的那个。
蔡鈃还是比较单纯的一个人,看到王仔昔施展的“法术”,惊为天人,就引荐给了自己的老爹。
当时蔡京正想给政敌高俅找不痛快,听说有这样的奇人,也就起了招揽的心思。
前期两人合作得确实非常愉快,甚至连官家都对此人大加赞赏。
没想到,这一下子就被江北打回了原形。
王仔昔虽然是骗子,但他毕竟也只是个会些小把戏的凡夫俗子而已,看到江北呼风唤雨,如何不怕?
他的金银细软一向藏在城外,师父曾经教过他,身为骗子,一定要随时准备跑路。
所以,这家伙进屋之后,从窗户中翻将出去,再回身把窗户掩上,用小刀从外面落了锁,玩了个凭空消失的把戏。
然后,出城拿上金银细软,径自投奔梁山去了!
蔡京呆坐半晌,灌了一肚子茶水,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却见管家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
“老爷老爷,元妙先生来了,就在门口,后边还跟着好多人。”
不好!这是要来兴师问罪啊!
全大宋都知道这个王仔昔是自己举荐的,这次去斗法,也是从自己府上直接过去的。
得罪了高俅,蔡京一点都不怕,毕竟自己贵为太师,身份尊崇,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但这元妙先生可是会仙术的,不能以常理度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宋大忽悠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穿宋大忽悠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