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您看这冰箱如何?”刘晓玲专门买了一台国外品牌的单开门冰箱。
刚才刘晓玲抱着纸箱跨过门槛进来的样子,就让骆慧明想起自己下派山东时刘晓玲和卢娇娇给自己送东西那回。
那次是一个铁皮炉子,刘晓玲也是轻轻一提就提走了。自己后来试着挪动位置时那炉子就像生了根,无论如何使劲都挪不动。
当时知道刘晓玲力气大,现在看来还不是一般的大,恐怕卢俊都比不过刘晓玲的力气。
骆慧明摇摇头,把脑海中刘晓玲单手举起卢俊的画面甩开。
冰箱外面的包装已经拆开了,露出了晶莹剔透的面子和闪闪发光的边条。那种漂亮真是语言都无法形容。
“真好看!”骆慧明由衷赞叹道。
刘晓玲把电源插好,又把温度调节设置好,最后简单地给骆慧明讲解了使用方法。
“妈,我回去了。”
骆慧明知道刘晓玲的父母、冬儿都还在那边,也不留刘晓玲。把刘晓玲送走后,就去守着冰箱欣赏起来。
吃过晚饭,几个人坐在正房聊天,刘晓玲便说了卢家准备5.1节在京城办席的事。
只有刘仁贵还在上班,需要请假,边月冰没有意见。
刘仁贵看了看院子道:“要说院子,我觉得还是省城的院子安逸。看起大小差不多,但是省城院子是二层楼,房间都要多几间。”
“北方大都是平房,是要少几间房。”刘晓玲也才注意到。
“妈,老汉。我把车都开回来了,明天我带你们出去耍。”刘晓玲道。
“你的事这就忙完了?”刘仁贵问道。
“嗯,忙完了。”
“那把亲家母带起一路嘛,车子坐得下撒?”边月冰道。
“刚好坐得下。”
来到京城,这时最出名的景点莫过于长城和故宫天安门和天坛这些地方。
几人又聊了会就把明天一日游的线路规划好了。
第二天一早,几个人早早起来梳洗完毕,早饭都没吃就开车去了什刹海。
“亲家,这么早过来有事?”卢盛隆还没去上班,看见刘晓玲一家都过来了。
“亲家,今天准备出去逛一逛。月冰说亲家母一个人在家,过来问问有没有时间一起去。”刘仁贵道。
“哦,她有的是时间。”卢盛隆觉得骆慧明能出去逛逛也好。
“老刘,准备去哪里玩?”
“晓玲说先去爬长城,然后去看天安门,吃烤鸭。”
卢盛隆还要上班,跟刘仁贵没说几句就出门走了。
不一会,骆慧明换了件新衣服出来。
途中,刘晓玲看见一处小饭馆,把车停在路边。
“老妈,我们在这吃了早饭再去。”
今天的行程安排很宽松,几个人吃了早饭又上了车。
八达岭长城在延庆,距离什刹海大约有70公里。沿途道路尚好,车辆也不多,刘晓玲怕冬儿晕车,一路上的速度都比较慢。
十点不到就到了前山关口。下了车,刘晓玲去买票。
这会儿是旅游的淡季,排队买票的多是来京城出差的外地游客,并没有几个人。当然这年代的旺季也不会出现全是人的壮观景象。
进门后,刘晓玲就要去抱冬儿让边月冰拦住了。
这时候没有缆车坐,全程都是步行。刘晓玲的任务是负责帮助骆慧明。
刘仁贵和边月冰一路来到北八楼时也没有感到多吃力,倒是骆慧明歇息了两次。
北八楼是位于此段长城最高处的一处敌楼,又叫观日台。内有两层,有梯可上。几人来到二层,刘晓玲拿出相机给大家拍照。
又四处眺望了一下风景便开始回头。
几人累了都不想再去另外一段长城,大家便出了关门乘车返回。
刘晓玲看时已过午,半路上在昌平吃了午饭。
回到京城市区,刘晓玲直接把车开到了北海公园一处背街。看不影响车辆通过,几个人下车步行穿过故宫来到了天安门。
一般人都是从天安门进入从北海后面出来,他们算是倒着走参观了一次。
“皇帝老儿的住处确实大,我猜这些皇帝怕好多地方都没去过。”刘仁贵感叹道。
“那是肯定的。”刘晓玲答道。
“其实皇帝也不自由,整天就算是关在这里面了。”边月冰也有感触。
骆慧明在一旁听亲家的议论,总觉得和自己关注的点不太一样。
不是应该问问皇帝在哪里办公、什么地方就寝,再看下龙袍、龙椅和圣旨这些吗?
站在金水桥,几个人再次看了一眼雄伟的天安门城墙和伟人像。
“大家不忙走啊,每个人在这里照两张相作纪念。”刘晓玲选好照相的地方招呼几人。
广场这里有好几处国营相馆的服务点,有许多人在那里交钱排队等着照相。
大家看着刘晓玲一家人,知道他们手里的相机是私人的,引起许多人的羡慕。
大家都照完了相,刘晓玲向人问了路,带着众人去了肉市街。
前门外肉市街24号也有一家全某德的烤鸭店,以前刘晓玲并不知道。她准备带着大家品尝了烤鸭之后再去大栅栏那边逛一圈就回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重生六零之带着村民奔富裕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