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粱绕梁三日

吨吨多吃点

首页 >> 黄粱绕梁三日 >> 黄粱绕梁三日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妃常彪悍:腹黑邪王宠入骨 从房东开始 快穿:变美后,我赢麻了 暗卫公主 桃花折江山 男多女少之国家让我娶多夫 天纵妖娆:至尊召唤师 李鲤养夫日常 被迫冲喜后,她成了权臣掌中宝 宠妃养成手册 
黄粱绕梁三日 吨吨多吃点 - 黄粱绕梁三日全文阅读 - 黄粱绕梁三日txt下载 - 黄粱绕梁三日最新章节 - 好看的古言小说

抱大腿的日子十六

上一页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村民们想到最近玖玖的雷霆手段,一下子全都闭嘴了。“而且我对这些能免费进县学的孩子,也是定了要求的,他们进县学的第一年不仅免学费,还包一餐吃,我还叫架牛车的老李头天天早晚免费的送接送他们来回,福利很好是吧?但这是第一年,如果在第一年年尾的考核中,谁没有考到前15名,那么就要交钱才能再去县学跟学!之后只要我还在管县学,就会在李家村招收适龄的孩子去学席,但是都按这个规则来管,如果你们家还有谁想送孩子去,可以等第二年!”

村民们瞬间安分了,一点意见都没了,女娃娃而已,考试能考得过男孩子?到时候还不是要哭鼻子回来,到时候还不是要回来学缝制衣服、打落子、上山砍猪草、喂鸡什么的。

李元钱见他们放松的神色,就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这时候他跟玖玖的想法诡异的同步了,等着吧,到时候他们就知道谁留得多了。

松了口气后,李元钱开始频繁的跑郡里,在有了大公子的兜底后,李元钱便以要资金为由,拿了大公子的投资,在县内买了点地,开了些商铺,他也不捣鼓些什么稀奇的玩意,只是经营着些卖便宜货的米铺、布铺、酒家等等这些面向低端人群的产业。

作为一个读文科的现代人,他并不懂得如何改造各种配方,但是他懂得用人,只是把想要的东西提提意见,说说想法,手底下的人跑断腿、想尽办法也会给他搞出来,而且他在现在就是搞管理的,看的人多到海去,一双火眼金睛可能没有,但重捡老本行,在现在还淳朴的古代找几个信得过的管事不是难事。

就布店有点难开,现在绝大多人都处于食不果腹的阶段,哪有闲钱买布做衣服,在县内能做下去的,都是走高端路线的,卖给达官贵人的,所以李元钱听取玖玖的意见,决定只在店内卖深褐色的麻布!也算是给村里的纺织坊找到了一条粗壮的出路。

同时为了更进一步的降低人力的支出,还搞出了流水线作业!裁缝、绣娘什么的,一律不要!衣服版型统一!只有小码、中码、大码之分,客人来多几次后了,有些试都不用试,闭着眼都知道自己要穿什么码,买了就走。

县内虽说只有这么一家店,一天下来的客户勉勉强强也没断过,但两个伙计也刚好够用,都没有忙到还要再多请两个看顾店铺,倒也省了不少钱,算下来,居然还能有盈利,倒也可喜可贺,算在县内挣扎出一条生路了。

酒店嘛,现代人都食不厌精,有什么搞不出来?他哪怕把筛过的白面馒头拿出来卖,也有一堆有钱人愿意掏钱买,但这跟他开的酒家定位不符,能买得起的,在县内闭着眼都能数出来,所以他是搞大锅饭,卤猪下水当肉食,再卖点饭,酒只有劣质果酒!

现在的皇帝昏庸,荒灾都严重到开不了仓了,还没禁止售卖酒水,但荆州禁!所以他敢开酒家,但不敢卖粮食酿的杂酒!妥妥的顶风做案!

下水没有充足的大料配煮,还是不够后世的香,但煮出来顶顶的够味,一直连盐都觉得珍贵,只能吃到淡菜的原始居民觉得,这是什么绝顶美味!我一个人能干一锅!加之价格廉价,销路还是不错的。

米铺内卖的却是扎扎实实,没什么花里花俏的了,只是放了几个李家村的小伙子去当伙计,外加一个逃荒来的老掌柜在那里守着,店里没卖什么,限定只卖没筛过,也没脱壳的粗粮,黄扑扑的还掺着细沙和细石头,放在往时,百姓们看都不带看的,但现在胜在价格便宜,还天天有货!

同时还有一部分不太好的,额外掺有沙石的陈米被他定以市价50%的价格,每天限量卖出,遭到不少穷人家全家上阵,天天在门口排长队拼抢。

稍微有点钱的,看见他们家一半沙一半米的陈粮就敢大刺刺的摆出来卖,大骂店家黑心!并没有跟风抢的兴趣,所以能救济的,更有需要的人就更多了,大大的提高了李元钱在荆州的民间声望。

当时很多不好的消息都在郡内疯传,都是外地哪家哪家地主、土豪都被流民突破了府邸,家破人亡,哪怕荆州有些偏远的,郡守对它们的掌控力弱些的县也不例外,也有这种事情发生,等出事县的县衙役收到消息赶到时,只有收拾残局的份了,闹得人心惶惶,不少富商都低调了不少,还聘请了一些有点拳脚功夫在身的武夫进府,想着人多安全点,流民见了也绕道走,要打他们家的主意时就掂量掂量。

但最近才高调,又搬来县城居住的李元钱却没有受此影响,哪怕他是灾年内少数能从村里搬进县衙的富户!还买得起大宅子。很多受过李家店恩惠的流民和百姓并不想抢劫他家,县内的粮食供应还可以,没饿死那么多人,更没疯到别地要易子而食的地步,安稳的环境下让很多人还是怕被当成帮凶被抓进牢里糟一顿毒打!也怕李倒下后再也没有这么便宜的米吃,整体氛围还算稳定。

是夜,在玖玖熬夜奋战了一晚后,终于算出一年到头,除了给够自己人和酒家做吃食的外,能省下多少新粮,又有多少能跟县令换陈米,很是实惠的1:1的兑换比例,让县令眉开眼笑,知道他换来的陈粮还是达不到支撑全州五家米店的支出,便和大公子一起牵头,慢慢把全荆州的陈粮都给换到了手中,再细水长流的用出去,倒也维护住了店铺的生意和郡内大部分地区的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