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揣着半块霉饼往回走时,太阳正往废墟西头沉。按理说这时候该起风了——老周说过,废墟的风总跟着太阳走,像个追光的粉丝。可今天怪得很,空气黏糊糊的,连灰都不飘了,只有远处西裂隙的方向,隐约传来“嗡嗡”声,像有只巨大的蚊子在哼歌。
“哥!”
聚落入口的破木牌下,沈瑶正踮着脚张望,小脸冻得通红,怀里抱着个豁口的瓦罐。看见沈砚,她眼睛一亮,颠颠跑过来,罐子里的野菜汤晃出小半罐:“我煮了野菜汤,加了点盐——上周在超市找到的‘低钠盐’,老周说含钾,喝了有力气。”
沈砚摸了摸她的头,心里暖烘烘的。妹妹沈瑶比他小三岁,灵能枯竭症让她总是没力气,却偏偏爱捣鼓这些“养生小发明”。他把半块霉饼掰了一半给她:“快吃,饼爷给的,今天运气好,锈老铁立功了。”
沈瑶小口啃着饼,眼睛却瞟向西方:“哥,你听,那是什么声音?”
“嗡嗡”声更清楚了,不是蚊子,倒像……很多人在低吼,声音闷闷的,裹着股铁锈味。沈砚心里咯噔一下——这声音他在老卡师的笔记里见过描述:“蚀影潮将至,裂隙先传‘低语’,非人声,非兽吼,乃灵能紊乱之啸。”
“不好!”他拉起沈瑶就往聚落里跑,“去叫老周,拿上锤子和绳子!”
聚落是用捡来的铁皮和木板搭的,外围拦着圈歪歪扭扭的栅栏,木头柱子东倒西歪,最矮的地方沈砚一抬腿就能跨过去。此刻栅栏边已经围了不少人,都伸长脖子往西看,有人举着自制的望远镜——其实就是个啤酒瓶底磨的镜片,绑在木棍上,看出去东西都变形了,像哈哈镜。
“是西裂隙!”举望远镜的瘦猴突然叫起来,声音发颤,“那边的雾……在动!黑色的,像墨水倒进水塘里!”
“还有声音!”有人指着西边,“听得头皮发麻!”
沈砚挤到前面时,老周正蹲在地上画圈圈。老周是聚落里的“百事通”,据说年轻时在工地搬过砖,懂得“盖房子的道道”。他用树枝在地上划拉着:“栅栏太烂了,木头是‘顺纹’的,一推就倒。得加斜撑,三角形的,稳当!”
“三角形?”有人挠头,“老周你别唬人,三角形哪有方形结实?”
“傻小子!”老周气得敲了那人一烟袋锅,“你见过谁家自拍杆是方形的?三脚架为啥稳?三角形是‘铁屁股’,坐地上就挪不动!”
沈砚心里一动。初中物理课学过,三角形结构最稳定,因为三个顶点能把力平均分摊。他摸出怀里的铅笔头,在手心画了个草图:“老周说得对,得在栅栏每根柱子上斜着钉根木头,一头钉柱子,一头钉地上,像给栅栏装‘拐杖’。”
“可木头不够啊!”有人喊,“昨天修屋顶用了大半,剩下的都是些细枝子,跟牙签似的!”
沈砚看向聚落角落的废料堆——那里堆着捡来的钢筋、铁皮、还有几卷生锈的铁丝。他眼睛一亮:“用铁丝!把细木头捆成‘井’字架,夹在栅栏中间,比单根木头结实十倍!”
“铁丝?那玩意儿软趴趴的,能顶用?”
“你懂个屁!”沈砚难得拽了句文,“铁丝拧成股就硬了!两股拧一起叫‘双股绳’,三股拧成‘麻花辫’,越拧越紧,比麻绳结实还防锈——这叫‘金属疲劳抵抗’,懂不?”
他一边说一边蹲下身,捡起两根铁丝,交叉成“X”形,用牙齿咬住一头,手使劲一拧。铁丝“咯吱”响着缠在一起,真成了麻花状。老周看得直点头:“这小子,肚子里有货!”
说干就干。沈砚让大家分工:捡细木头的、拧铁丝的、挖坑的,他自己带着老周和瘦猴搭“三角斜撑”。沈瑶则抱着瓦罐给大家递水,时不时咳嗽两声,声音轻得像片羽毛飘进沈砚耳朵里。
“哥,你看这绳子打结对不对?”沈瑶举着根草绳,绳头打了个歪歪扭扭的结。
沈砚凑过去一看,乐了:“这叫‘死结’,解的时候能急死人。你得打‘活结’,像这样——”他拿过绳子,左手绕个圈,右手绳头从圈里穿过去,轻轻一拉,结就紧了,再一拽绳头,结又开了,“这叫‘单套结’,绑东西牢得很,拆的时候一拉就开,比你扎头发的皮筋还方便。”
沈瑶学得认真,小手指捏着绳子翻来翻去,忽然指着西边:“哥,那声音好像近了!”
众人停下手里的活,竖起耳朵听。果然,“嗡嗡”声变成了“嘶嘶”声,像有人在用指甲刮铁皮,还夹杂着“咔嗒咔嗒”的响动,听得人后脖子发凉。瘦猴腿都软了,手里的铁丝“哐当”掉在地上:“是……是蚀影!老卡师说过,蚀影走路就这声儿,跟没上油的门轴似的!”
“慌个屁!”老周捡起铁丝塞他手里,“没看见栅栏快修好了?沈小子,你那预警的玩意儿呢?”
沈砚早留了一手。他在栅栏外五步远的地方,挖了条浅沟,沟里埋了些空铁皮罐,罐口朝上,上面盖着干草。这是他从“动物世界”里学的——羚羊遇到狮子会踩响枯树枝,这里的铁皮罐就是“报警器”,蚀影踩上去准会“哐啷”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灵卡劫:王朝余烬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灵卡劫:王朝余烬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