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的霓虹在远处无声流淌,像一条条冰冷而遥远的星河。套二与套三的拉锯,在同事的经验之谈和心底那份无法割舍的责任感双重碾压下,终于有了结果。
他默默拿起手机,屏幕的光在昏暗的客厅里亮起,映着他疲惫而决然的侧脸。指尖点开那个承载了太多焦虑与希望的房产APP,找到收藏夹。里面安静地躺着之前筛选的几个“备选”套二房源。他手指悬停,迟疑了一瞬,随即像拂去灰尘般,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将它们一个个选中,点击了“取消收藏”。屏幕闪烁,那些代表着妥协和“或许可以”的小图标,瞬间消失在虚拟的文件夹里,如同被抹去的退路。
收藏夹空了。他深吸一口气,重新点开筛选条件。区域不变,价格区间……他咬着牙,将上限又艰难地上调了一小格,这几乎是他能承受的极限边缘。然后,郑重其事地,在“户型”一栏,点选了“三室”。页面刷新,跳出来的房源数量锐减,价格标签像一把把悬在头顶的利剑,每一个数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寒意。他滑动屏幕,目光扫过那些或老旧、或偏远、或图片模糊的房源信息,眉头越锁越紧。茫然和无措像冰冷的藤蔓,再次缠绕上来。单枪匹马在这片“套三”的汪洋里捞针,实在太难。
手指悬停在和小陈的微信对话框上。那个备注“小陈-中介”的名字,此刻成了他唯一能抓住的稻草。他点开,斟酌着输入:
【吴迪】:“小陈,在吗?关于房子……我仔细想过了。还是想尽量找套三。要求还是光线好、安静、交通方便。预算……还是之前跟你说的那个数,最多只能再加一点点(一个非常微小的数字)。麻烦你再帮我费心找找看?实在不行……楼层低点,只要不是一楼二楼太潮湿或者顶楼太晒,步梯房加装了电梯的也行。辛苦你了。”
信息发出,吴迪的心也跟着悬了起来。他知道自己的预算在套三市场里有多么捉襟见肘,近乎苛刻的要求更如同大海捞针。他甚至做好了被小陈委婉劝退或“现实教育”的准备。
然而,小陈的回复很快,带着一如既往的平和与务实:
【小陈】:“收到吴哥!明白!套三空间感确实更好,一步到位更省心。您的要求我记下了,预算范围也清楚。放心,我这边再帮您深度挖掘一下房源库!有合适的我第一时间联系您约看!有消息随时沟通!” 后面依旧是一个表示“没问题”的OK手势表情。
没有质疑,没有抱怨预算低,只有一种“理解需求,尽力达成”的承诺。这份纯粹的、不带功利色彩的回应,像一股微弱的暖流,短暂地驱散了吴迪心头的阴霾和无力感。他对着屏幕,无声地道了句“谢谢”。
从此,吴迪和小陈的周末,便被“套三寻巢记”彻底占据。
周六清晨的阳光,无论晴雨,吴迪都会准时走出小区门口。小陈也总是提前几分钟骑着那辆半新的电动车等在约定地点,车把手上挂着那个鼓鼓囊囊、似乎永远装满了房源资料的文件袋,后座上那块干净的厚毛巾也从未缺席。
“吴哥早!今天天气不错/有点小雨,咱出发?”小陈的笑容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朝气,似乎永远不知疲倦。
“早,走吧。”吴迪跨上后座。
电动车载着两人,穿梭在清江市新旧交织的城区脉络里。目的地大多是那些有着十年以上房龄、外墙略显斑驳的老旧小区。这些小区普遍没有地下车库,人车不分流是常态。狭窄的道路两旁停满了私家车,偶尔有电动车或自行车从身边“嗖”地穿过,小陈不得不放慢速度,小心避让。
“这个小区是零几年的盘了,优点是生活配套成熟,楼下啥都有,缺点就是您看到的,停车难,人车混行有点乱。”小陈一边停车一边介绍。
看的房子,大多是步梯房。有的单元门口醒目地加装了崭新的电梯井,不锈钢外壳在阳光下闪着光,与旁边老旧的楼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吴哥,这栋楼去年刚加装的电梯,运行还挺平稳的。”小陈刷开单元门禁,引着吴迪走进去。新电梯运行平稳无声,与楼道里剥落的墙皮和昏暗的声控灯形成了奇异的混搭。
打开房门,扑面而来的往往是岁月沉淀的气息。装修风格停留在十几年前,吊顶繁复,墙面可能带着难以去除的污渍或小孩的涂鸦痕迹。空间布局也常常带着那个年代特有的不合理——客厅采光被阳台厚重的隔断门削弱,卫生间狭小局促。吴迪跟着小陈在房间里走动,脚下是有些磨损的地板,发出轻微的吱呀声。他仔细检查着水管、电线排布,手指拂过窗框缝隙积累的灰尘。阳光透过不算宽敞的窗户照进来,光束里尘埃浮动。他努力想象着自己和家人在这里生活的画面,但那份陈旧感和空间利用的别扭,总是难以让他真正心动。
偶尔,运气好时,也会遇到一两套勉强接近预算上限的电梯房。电梯平稳上升,楼道干净明亮,让人精神一振。打开门,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明亮的采光,合理的空间布局,都让吴迪眼前一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平凡的大多数请大家收藏:(m.zuiaixs.net)平凡的大多数醉爱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